天安字典

《次韵柳子玉二首 纸帐》

时间: 2025-04-27 12:10:06

诗句

乱文龟壳殳细相连,惯卧青绫恐未便。

洁似僧巾白氎布,暖于蛮帐紫茸毡。

锦衾速卷持还客,破屋那愁仰见天。

但恐娇儿还恶睡,夜深踏裂不成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0:06

原文展示:

乱文龟壳殳细相连,惯卧青绫恐未便。
洁似僧巾白氎布,暖于蛮帐紫茸毡。
锦衾速卷持还客,破屋那愁仰见天。
但恐娇儿还恶睡,夜深踏裂不成眠。

白话文翻译:

这床乱糟糟的被子像龟甲一样紧密相连,习惯于躺在青色的绫子上,恐怕这样不太方便。
洁白如僧人的头巾,温暖胜过蛮族的紫色毡子。
锦被快速卷起,准备送给客人,破旧的房子哪怕仰头也不害怕看见天空。
但唯恐娇嫩的孩子还不喜欢睡觉,深夜里走动打破了安静,无法入眠。

注释:

  • 乱文:指的是床上的被子或褥子没有整理好,显得杂乱。
  • 龟壳:这里比喻被子形状的紧密。
  • 青绫:指青色的绫子,古代常用的织物。
  • 僧巾:僧人所用的头巾,洁白。
  • 蛮帐:蛮族所用的帐篷,通常用毛毡制成。
  • 锦衾:指精美的被子。
  • 娇儿:指年幼的孩子。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典故,但通过对比不同材质的被褥和帐篷,表现了对生活温暖与安稳的追求。诗中提到的“蛮帐”与“僧巾”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风格多样,情感真挚。苏轼的创作受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常常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在贬谪期间,生活条件艰苦。他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对温暖、安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家庭的关爱与责任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生活中的朴实与温暖。诗的开头通过对乱文被褥的描写,不仅展示了生活的琐碎,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条件的无奈与适应。接着,诗人以“洁似僧巾”的比喻,强调了被褥的洁白与舒适,带给人一种宁静与安逸的感觉。尤其是“暖于蛮帐紫茸毡”,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温暖、舒适环境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家庭的关心,尤其是对娇儿的担忧,展现了父母对孩子生活的关爱与责任。最后一句“夜深踏裂不成眠”,不仅表达了对孩子入睡的担忧,更隐含着生活的烦恼与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令人感受到生活的复杂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乱文龟壳殳细相连:描绘被褥的杂乱,形似龟甲紧密相连。
  2. 惯卧青绫恐未便:习惯于在青绫上睡觉,但担心这样不方便。
  3. 洁似僧巾白氎布:比喻被褥洁白如僧人的头巾。
  4. 暖于蛮帐紫茸毡:强调被褥的温暖超过蛮族的毛毡帐篷。
  5. 锦衾速卷持还客:快速将锦被卷起,准备给客人。
  6. 破屋那愁仰见天:破旧的房子也不怕抬头见天,表现豁达。
  7. 但恐娇儿还恶睡:唯恐娇儿不喜欢入睡。
  8. 夜深踏裂不成眠:深夜里走动打破了宁静,无法入眠。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被褥比作龟壳,增强了形象感。
  • 对比:洁白的被褥与蛮帐的温暖形成对比,突显生活的舒适。
  • 拟人:将娇儿的情感拟人化,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温暖家庭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同时也透露出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与烦恼,展现了人性中最柔软的一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被褥:象征温暖与舒适。
  • 僧巾:象征洁净与简朴。
  • 蛮帐:象征外族文化的不同与温暖。
  • 娇儿:象征家庭的责任与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绫”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织物
    • B. 一种动物
    • C. 一种植物
  2.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对生活琐事的抱怨
    • B. 对温暖家庭的向往
    • C. 对外族文化的讽刺
  3. “洁似僧巾”用来形容什么?

    • A. 被褥的颜色
    • B. 被褥的温暖
    • C. 被褥的形状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轼《次韵柳子玉二首》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均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家庭的关心,但前者更聚焦于生活细节的温暖,后者则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全集》
  • 《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相关查询

九日发榕溪入五羊 九日限韵 其五 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 九日奉柬刘方东 九日招饮松亭于橹声帆影楼 九日天坛登集酬夏桂洲都谏 其一 九日登裴公亭得无灾可避自登山之句何季皋滕审言为之击节足以成篇 九日 其四 九日期九逵不至独与子重游东禅作诗寄怀兼简社中诸友 九日李环卫招同诸公登显应观阁不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飠字旁的字 之子于归 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磨礲淬励 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首鼠两端 弇汗 丶字旁的字 岳岳荦荦 邑字旁的字 奉禄 枝干相持 困桡 包含濠的词语有哪些 巑岏 拾人牙慧 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