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时间: 2025-05-22 12:24:56

诗句

绿发寻春湖畔回,万松岭上一枝开。

而今纵老霜根在,得见刘郎又独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2:24:56

原文展示:

《梅花十首》
绿发寻春湖畔回,
万松岭上一枝开。
而今纵老霜根在,
得见刘郎又独来。

白话文翻译:

在春风的吹拂下,湖边的绿发沉沉归来,
而在万松岭上,竟然有梅花独自绽放。
虽然时光已逝,霜根仍在,
但我却能再见刘郎,独自一人来访。

注释:

  • 绿发:指春天的绿意,形容春天的生机。
  • 湖畔:湖边,表示诗人所处的环境。
  • 万松岭:形容高山上松树林立的地方。
  • 霜根:尽管岁月已久,仍然留有寒霜的痕迹。
  • 刘郎:可能指友人或诗中的特定人物,代表旧友重聚的情景。

典故解析:

  • 梅花:梅花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坚韧和清高,尤其在冬春之交时期开花,更是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 刘郎:在古诗中刘郎常用作朋友或知己的代称,可能源自于与李白相关的故事,象征着友谊的长久与重聚的喜悦。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多表现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的感悟。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晚年,正值他面对生活的种种变故与磨难,梅花的意象寓意着他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与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苏轼的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诗中描绘了春回大地之际,梅花独自绽放的情景,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梅花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坚韧和清高,而诗人在经历岁月侵蚀后,依然能见到友人,足见他内心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诗中“绿发寻春”描绘了春的气息,给人以生机与希望,反映了诗人心中对生命的热爱。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读之令人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绿发寻春湖畔回”:春天来临,湖边的绿意重新回归,象征生命的复苏。
    • “万松岭上一枝开”:在松树成荫的高山上,梅花独自绽放,突出梅花的坚韧与独特。
    • “而今纵老霜根在”:尽管岁月已久,仍能感受到寒霜的痕迹,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得见刘郎又独来”:再次见到刘郎,独自一人前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重聚的欢喜。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生机比作“绿发”,形象生动。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梅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梅花的绽放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惜,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高,反映诗人不屈的精神。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着新的开始。
  • 友人: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与温暖。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绿发”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绿色
      B. 湖水的颜色
      C. 梅花的颜色
      答案:A

    2. “霜根”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友谊的珍贵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C

    3. 诗中的“刘郎”可能指的是?
      A. 朋友
      B. 亲人
      C. 敌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月下独酌》、王维的《鹿柴》。
  • 诗词对比:李白的《夜泊牛津》与苏轼的《梅花十首》在表达孤独与思友的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多表现出对酒的寄情,而苏轼则更强调对生命与友情的感悟。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花与中国文化》

相关查询

书志 钓台见送客罢还舟熟睡至觉度寺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小阁纳凉 杂书 题斋壁二首 其二 双清堂夜赋 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 其十 小雨 北园杂咏十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幾字旁的字 纤道 裒敛无厌 同命运共呼吸 同的笔画顺序详解_同字的笔顺规则与书写技巧 入寐 恻伤 首字旁的字 月约星期 三字俗语大全_经典三字俗语解析与应用 一世之雄 包含箐的词语有哪些 斤偏旁的字有哪些?带斤的汉字大全 妈妈的字怎么写?妈妈的字笔画顺序详解 穷富极贵 业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彫虫小技 齒字旁的字 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