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热二首》

时间: 2025-07-27 10:11:01

诗句

年年极暑与秋期,日日秋阳在暮时。

我自愁吟无意思,蝉声移近入檐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11:01

原文展示:

秋热二首
作者:杨万里

年年极暑与秋期,
日日秋阳在暮时。
我自愁吟无意思,
蝉声移近入檐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每年酷暑与秋季交替的时节,依然感受到秋阳的炙热,尤其是在黄昏时分。他感到忧愁,心中无意吟唱,而蝉鸣声却逐渐靠近,传入屋檐的枝头。

注释:

  • 年年:每年。
  • 极暑:极端的炎热。
  • 秋期:秋季的时节。
  • 日日:每天,逐日。
  • 秋阳:秋天的阳光。
  • 暮时:傍晚时分。
  • 自愁吟:自己感到忧愁而吟唱。
  • 无意思:没有心情。
  • 蝉声:蝉的鸣叫声。
  • 移近:逐渐靠近。
  • 入檐枝:传入屋檐的树枝。

典故解析:

这首诗直接描绘了秋天的环境,结合了蝉声的意象,表现出秋季的热烈与诗人内心的忧愁。蝉在古典诗词中常象征着孤独与时间的流逝,而秋天则是生命逐渐衰退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秋热二首》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气候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和思考。对于酷暑的厌倦和对秋天的期待,表现了他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热二首》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精准地描绘了秋季的炎热与蝉鸣。诗中“年年极暑与秋期”的开头,便暗示了季节变化的无情与常态,给人一种年复一年的沉重感。而“日日秋阳在暮时”则通过时光的推进,展现出秋天的日落,带来一丝温暖与忧伤的对比。诗人自言“我自愁吟无意思”,透露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无奈,似乎对秋季的到来感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最末一句“蝉声移近入檐枝”,通过蝉声的描写,将自然与人心相连,蝉鸣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诗人的忧愁与秋季的热烈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他对生命、时间和季节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年极暑与秋期:每年夏季的酷热与秋季的到来交替。
  2. 日日秋阳在暮时:每天都能感觉到秋天的阳光在傍晚时分依然热烈。
  3. 我自愁吟无意思:我自己感到忧愁,心中却没有吟唱的兴致。
  4. 蝉声移近入檐枝:蝉的鸣叫声逐渐靠近,传入屋檐的树枝。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存在对仗的关系,如“极暑”与“秋期”、“日日”与“暮时”等。
  • 拟人:蝉声似乎在主动靠近,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象征:蝉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慨与对生命流逝的忧愁,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阳:象征着秋季的温暖与萧瑟。
  2. 蝉声:象征着孤独、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3. 檐枝:屋檐的树枝,代表家的温暖与自然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秋阳”在什么时刻出现?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D. 深夜

  2. 填空题:诗人对蝉声的描述是“蝉声移近入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秋季的热烈期待。 (对/错)

答案:

  1. C
  2. 檐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李白《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对亲情的思念,情感较为浓烈。
  • 杜甫《春望》:与杨万里的秋热相比,春望中体现了国破家亡的悲痛,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蒙再示属辞三叹之馀赞 八关僧房遇雨 过孔雀滩赠周静之 游岘山次韵三首 城上晚思 道中书事 题易元吉画麞 西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玄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蔻丹 濮阳 掩过扬善 子充 华星秋月 欠字旁的字 内屋 软硬兼施 门字框的字 打底 黑牛生白犊 乌踷兔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