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0:1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0:19:05
多稼亭宴客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归来不省醉还醒,
只怪谯门打一更。
秉烛径穿梅下过,
此身真在雪中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宴会后归来时的醉意与清醒之间的矛盾,因而感到困惑。想到在夜深人静时,谯门(即城门)传来的更鼓声,才明白自己已经醉酒。手中提着蜡烛穿过梅花树下,仿佛自己行走在雪地里,感受到寒冷与孤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趣盎然著称,常描绘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多稼亭宴客》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变革和经济繁荣的背景下。诗中描绘的宴会场景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社交生活,诗人通过自身的体验,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反思。
《多稼亭宴客》是一首描绘饮酒后的迷离状态和对现实的感触的诗作。诗的开头“归来不省醉还醒”,直接展现了作者醉酒归来的情景,既有醉酒的欢愉,又带着醒来的困惑,这种状态让人产生一种朦胧的美感。接着,诗人进一步追溯自己为何如此迷糊,归咎于“只怪谯门打一更”,谯门的更鼓声提醒他时间的流逝,使他意识到自己已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接下来的“秉烛径穿梅下过”,描绘了他在夜色中手持蜡烛走过梅树的情景,蜡烛的光芒和梅花的影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最后一句“此身真在雪中行”则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寒冷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清冷的雪中行走,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酒后生活状态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醉酒后的迷离状态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反思,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谯门”指的是什么?
诗人手中提着什么穿过梅下?
诗中“此身真在雪中行”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