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7:31
误入杏花尘,晴江一看春。
菰蒲虽似越,骨肉且非秦。
曲岸藏翘鹭,垂杨拂跃鳞。
徒怜汀草色,未是醉眠人。
误入杏花的尘土中,晴朗的江面上看到春天的景色。
虽然菰蒲的样子像越地的植物,但骨肉却不是秦地的。
曲折的岸边藏着翘首而立的白鹭,垂柳轻拂着跃起的鱼鳞。
可怜那汀洲上的草色,却不是醉卧在其中的人。
喻坦之,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著称。他的作品多取材于山水,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春游曲江》创作于春天,诗人游历曲江时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试图通过诗歌表达自然而然的感受与思考。
《春游曲江》是一首描绘春天江景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首句“误入杏花尘”意境优美,杏花如雪,飘落在尘土中,传达出春天的柔美与生动。而“晴江一看春”则将视线投向江面,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心醉。
接下来的“菰蒲虽似越,骨肉且非秦”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植被的细致观察,菰蒲的形态像越地的植物,但作者心中仍有对故乡的思念,暗示了对家乡的眷恋与归属感。此时,诗人巧妙地将春天的景色与内心的情感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曲岸藏翘鹭,垂杨拂跃鳞”描绘了曲岸上的白鹭和摇曳的垂柳,生动展现了春天水边的和谐美景,仿佛让人置身其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一句“徒怜汀草色,未是醉眠人”则流露出诗人对春光的无奈,尽管春色迷人,但自己并未沉醉其中,这种情感的表达让整首诗更具层次感。
综合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更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微妙关系。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内心的孤独感。
诗中提到的“曲岸藏翘鹭”是指哪种动物?
“徒怜汀草色”中“徒”字的意思是?
该诗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感情吗?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国家与个人命运的联系,而喻坦之的《春游曲江》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人对春天不同的感受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