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蝶恋花 其三 柳》

时间: 2025-07-12 22:34:47

诗句

几度春来眉黛妩。

一夜池塘,楚女腰肢妒。

栖得啼鸦垂远浦。

梨花好共风前觑。

绿倩东君曾作主。

欲系行人,难绾征鞍住。

灞上依依芳草护。

斜阳去后章台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2:34:47

原文展示:

几度春来眉黛妩。一夜池塘,楚女腰肢妒。栖得啼鸦垂远浦。梨花好共风前觑。绿倩东君曾作主。欲系行人,难绾征鞍住。灞上依依芳草护。斜阳去后章台路。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过几次,眉妆如黛的女子依然妩媚。一夜之间,池塘边,楚地的女子因她的腰肢而感到嫉妒。栖息的乌鸦在远处的河岸啼叫。梨花盛开,正好在风中对着她眺望。春天的主宰曾经是那样的美丽。想要系住行人,却难以缠绕他的马鞍停住。灞河边的芳草轻轻摇曳,斜阳落下后,通往章台的路上留下了依依的情思。

注释:

  • 眉黛:形容女子的眉毛如黛色般美丽。
  • 楚女:指的是楚地的女子,古代多用以形容温婉美丽的女子。
  • 栖得啼鸦:乌鸦栖息在远处叫着,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景。
  • 梨花:象征春天的美好,常与爱情相关联。
  • 东君:指春天的主宰,通常用来比喻春风。
  • 征鞍:指马鞍,常用来象征出行或离别。
  • 灞上依依芳草:描绘灞河岸边的芳草,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 章台路:古代女子出嫁时走的路,象征离别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宜修为明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情感细腻,风格婉约。她的诗词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传达出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蝶恋花 其三 柳》是沈宜修在春天的某个时节创作的,反映了她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景象与情感,常表现出对离别的无奈与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以春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入了作者对爱情的细腻感受。首句“几度春来眉黛妩”便引入了春天的主题,春天的到来让女子的美丽愈加显著,展现了春天与爱情的紧密联系。接着“楚女腰肢妒”通过对比,突显出女子的妩媚与其他女子的嫉妒,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微妙的情感氛围。

“梨花好共风前觑”一句,不仅描绘了梨花的美丽,也暗示了爱情的期盼与等待。接下来的“欲系行人,难绾征鞍住”,则表现出一种对离别的无奈,借用马鞍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行人的依依不舍。

整首诗在情感的抒发上层层递进,最终以“斜阳去后章台路”结束,留给读者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爱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度春来眉黛妩:春天来过几次,女子的美丽依旧如黛色般妩媚。
  2. 一夜池塘,楚女腰肢妒:在一个夜晚,池塘边的楚地女子因她的身姿而感到嫉妒。
  3. 栖得啼鸦垂远浦:栖息的乌鸦在远处的河岸啼叫,形成孤寂的氛围。
  4. 梨花好共风前觑:梨花盛开,恰好在风中对着远方凝视。
  5. 绿倩东君曾作主:春天的主宰曾经是这样美丽的。
  6. 欲系行人,难绾征鞍住:想要留住行人,却难以缠绕他的马鞍停下来。
  7. 灞上依依芳草护:灞河岸边的芳草轻轻摇曳,守护着这份情感。
  8. 斜阳去后章台路:斜阳落下后,通往章台的路上留下了依依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丽比作春天的景象,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通过赋予自然景物情感,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与爱情的主题展开,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惋惜。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浓厚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过往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天:象征新生与希望。
  2. 女子:代表美丽与爱情。
  3. 梨花:象征纯洁与美好。
  4. 乌鸦:象征孤独与思念。
  5. 芳草:象征柔情与依依之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几度春来”的意思是?

    • A. 春天来了几次
    • B. 春天来了很多次
    • C. 春天来了几天
    • D. 春天来了几个月
  2. “欲系行人,难绾征鞍住”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无奈
    • C. 愤怒
    • D. 兴奋
  3. 诗中提到的“梨花”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财富
    • C. 爱情
    • D. 事业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蝶恋花》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以春天为背景,表达对爱情的思念与回忆,风格更为婉约细腻。
  • 苏轼《蝶恋花》:与沈宜修的作品相比,苏轼的风格更为豪放,情感表达上更为直接,展现了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风流子 落花 风流子 金陵怀古 风流子 京口怀古 风流子 依韵答慕韩 风流子 其三 风流子 其二 风流子 其一 风流子 题吴青来清狂小影 风流子 风流子 辛亥春月告归,得请,途次寄阎百诗,自此不复梦入春明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謇谔之风 父字头的字 黍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蚤晩 跑单帮 笼东 薪烬火传 罪当万死 囊琴 母字旁的字 上下一心 涉危履险 欠字旁的字 石头子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