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7:29
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 〔宋代〕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在溪水边走,影子映在水面上,天的倒影在清澈的溪水底部。
天上飘着行云,人仿佛也在那行云之中。
我高歌一曲,有谁能和我齐唱,空谷中回响着清脆的音响。
这不是鬼神也不是仙人,只是一曲如桃花般的流水声。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官至知州。他的词风豪放,情感真挚,常表达爱国情怀与个人理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的晚年,反映了他在孤独游历中对自然的欣赏与个人情感的表达,映射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对理想的追求。
《生查子·独游雨岩》是一首充满自然景色与哲思的词作,展现了辛弃疾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开篇便以“溪边照影行”引入,描绘出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清溪和行云的交融,形成了一个人、天、地和谐共存的意境。诗中通过“高歌”这一行为,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情与对音乐的热爱,同时又透出一丝孤独感,因为“谁和余”暗示了作者在此时的孤单。
“非鬼亦非仙”一句,抒发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敬畏,表现出一种对人世间的思考与反思。整首词以清新的意象、流畅的节奏,展示了辛弃疾的艺术才华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心灵的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呈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与孤独的情感。
诗词测试:
“溪边照影行”中的“影”指的是什么?
“高歌谁和余”中的“谁”意指?
诗中“非鬼亦非仙”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作品虽同为宋代,却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辛弃疾的词多表达豪放与壮志,而李清照则更偏向细腻与柔婉,两者在意象运用和修辞上各有所长,展现了宋词的多样性。
人在溪边行走溪水映照出人影,蓝天倒映在清清的溪水里。蓝天上有飘动的白云,人正行走在那飘动的白云里。 我放声高歌,谁来应和?只听空幽的山谷清音响起。那响声不是来自鬼怪神仙,而是桃花旁的流水声悦耳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