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0:1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0:16:50
声声慢(赋红木犀·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
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
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
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
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
枉学丹蕉,叶展偷染妖红。
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
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在开元盛世的日子里,天上栽种了花朵,月宫的桂影重重叠叠。
十里芬芳的气息,一枝金色的花朵玲珑可爱。
管弦乐声在凝碧池上回荡,唤起我对当时风花雪月的愁绪。
远处的翠华,只是江南的草木,被烟雾笼罩在深宫之中。
只因那天生的冷淡,被西风酝酿,香气扑鼻,令人彻骨。
白白学着丹蕉,叶子展现却偷偷染上妖艳的红色。
道人随意装束,似乎是自家的香气和家风。
又恐怕这份凄凉,终是在醉梦中长存。
“天上栽花”可以引申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月殿桂影”则指代中秋节的桂花与月亮,象征团圆和思念。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抗金名将,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同时也有细腻的抒情词。
此词写于辛弃疾进入京师时所见的景象,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往昔风光的怀念。
《声声慢》是辛弃疾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与感慨之作。在开元盛世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月殿桂影、十里芬芳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的繁华与美丽。然而,诗中潜藏的愁绪却不容忽视,尤其是在“记当时风月愁侬”一句中,诗人透露出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落感。通过“江南草木,烟锁深宫”,诗人将繁华与凄凉对比,突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体而言,辛弃疾在这首词中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青春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辛弃疾的字是?
A. 幼安
B. 思齐
C. 诗人
“开元盛日”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盛世?
A. 宋
B. 唐
C. 明
诗中提到的“月殿桂影”主要描绘了什么?
A. 冬天的景象
B. 美好的月夜
C. 秋天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