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踏莎行·金鼎休翻》

时间: 2025-05-12 20:21:53

诗句

金鼎休翻,玉壶休倒。

为伊弹彻求凰操。

歌台舞榭没长情,不如相伴文园老。

荆里钗宜,布边裙好。

有缘封国还他到。

端能一意谢红尘。

归来便带宜男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0:21:53

原文展示:

金鼎休翻,玉壶休倒。
为伊弹彻求凰操。
歌台舞榭没长情,
不如相伴文园老。
荆里钗宜,布边裙好。
有缘封国还他到。
端能一意谢红尘,
归来便带宜男草。

白话文翻译:

金鼎不要再翻动,玉壶也不必再倾倒。
为了她我弹奏《求凰》这首曲子。
歌舞台上、舞榭中没有长久的情感,
不如在文园里相伴到老。
荆条做的钗子好,边布做的裙子也好。
有缘的话,封国的美好生活还会再来到。
我只想一心一意地告别红尘,
归来时带上宜男草。

注释:

  • 金鼎:古代盛酒的器具,象征奢华的生活。
  • 玉壶:指美酒,象征美好的生活。
  • 求凰操:古曲名,传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 歌台舞榭:指歌舞的场所,象征浮华的生活。
  • 文园:指书香之地,象征清雅的生活。
  • 荆里钗:用荆条制作的钗子,象征朴素的美。
  • 宜男草:一种草,象征美丽的风景和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此诗作者不详,属于宋代的流派,宋代诗歌以细腻、婉约著称,常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词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简朴,尤其是在繁华的歌舞场所中,诗人更渴望与爱人相伴到老的平淡生活。

诗歌鉴赏:

《踏莎行·金鼎休翻》是一首通过对比展现内心情感的词作。开头以“金鼎”和“玉壶”作为奢华生活的象征,暗示了对浮华生活的反思。诗人在歌舞之地感受到的只是短暂的快乐,随着时间流逝,长久的情感依旧是相伴到老的温暖。诗人表达了对爱与长情的渴望,强调清雅的文园生活更能满足内心的安宁与幸福。

接下来的“荆里钗宜,布边裙好”则是对简朴生活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显示出诗人向往的生活境界。最后两句“端能一意谢红尘,归来便带宜男草”则是对浮华世界的告别,表达了诗人对红尘俗事的厌倦与向往归隐的心情,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鼎休翻,玉壶休倒:不再追求奢华的生活。
  2. 为伊弹彻求凰操:为爱人弹奏古曲,表达深情。
  3. 歌台舞榭没长情:歌舞场所没有长久的感情。
  4. 不如相伴文园老:不如在文园中陪伴到老。
  5. 荆里钗宜,布边裙好:赞美朴素之美。
  6. 有缘封国还他到:有缘则生活会美好。
  7. 端能一意谢红尘:想要一心告别世俗。
  8. 归来便带宜男草:归来时带上美好生活的象征。

修辞手法

  • 对比:奢华与简朴、短暂与长久的对比。
  • 象征:金鼎、玉壶象征浮华,荆里钗、宜男草象征美好生活。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浮华生活的反思与对平淡长情的向往,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安宁。

意象分析:

  • 金鼎:象征奢华与繁华。
  • 玉壶:象征美好与享乐。
  • 文园:象征清雅与高尚的生活。
  • 荆里钗:象征质朴与真情。
  • 宜男草:象征美好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鼎”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奢华
    C. 简朴

  2. 诗人愿意告别什么? A. 朋友
    B. 红尘
    C. 家乡

  3. “不如相伴文园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浮华生活的向往
    B. 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C. 对孤独的接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踏莎行·金鼎休翻》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女性对爱情与生活的感慨,但李清照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而此词则更注重对长久情感的渴望与追求,显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八声甘州(贺词) 金缕曲(九日即事) 摸鱼儿(寿王城山) 酹江月(赵氏席间即事,再用坡韵) 恋绣衾 霜天晓角(寿陈敬之) 水调歌头 金缕曲/贺新郎 摸鱼儿·更比他 春景 浙江花木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时的词语有哪些 粗心浮气 拔毛连茹 廊檐 三顾茅庐 老来俏 反犬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自字旁的字 黎丘丈人 轻薄少年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 幸功 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逖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穴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