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0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01:39
花露薄红,柳烟迷翠。
乱山葱茜非人世。
早莺啼送六桥春,
绮窗残月人初起。
城錀才开,曙光渐退。
湖船尚在停篙处。
东风满道湿芳泥,
夜来堤上催花雨。
春天的花露轻薄而带着红色,柳树的烟雾让翠绿的景色显得朦胧。远处的山峦葱茏而色彩斑斓,仿佛不是人间的景象。清晨,早起的黄莺在六桥之上啼叫,送走春光,窗前的残月映照着刚刚起床的人。城门刚刚打开,曙光渐渐退去,湖上的船只仍停在撑篙的地方。东风将湿润的芳香泥土吹满小路,昨夜在堤岸上催促花雨的脚步。
陈霆,明代诗人,生活在苏州一带,以其优美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踏莎行 苏堤春晓》创作于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情。
《踏莎行 苏堤春晓》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词作。全词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苏堤的清晨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开篇以“花露薄红”与“柳烟迷翠”描绘出一幅春日的画卷,展现出自然与生命的和谐美。接下来的“乱山葱茜非人世”,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宛如仙境的境地,令人陶醉。
在描写中,诗人巧妙地使用了“早莺啼送六桥春”来引入春天的气息,黄莺的歌声仿佛在为春天的到来欢呼。而“绮窗残月人初起”则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温情,描绘了春晨的宁静与和谐。这种细腻的情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而传达出来,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的后部分通过“城錀才开,曙光渐退”及“湖船尚在停篙处”描绘出城市逐渐苏醒的景象,表现了生活的节奏与自然的交融。最后的“东风满道湿芳泥,夜来堤上催花雨”更是将整个春天的气氛推向高潮,东风拂面,湿润的泥土散发芳香,催促着花朵绽放,令人心旷神怡。
整首词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美。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六桥”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桥梁?
A. 北京
B. 苏州
C. 杭州
D. 南京
填空题:诗中“城錀才开,曙光渐退”表现了(____)的景象。
判断题:诗中“东风满道湿芳泥”描绘的是春天的干燥气候。(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