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2:5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2:59:31
自嘲绝句
作者: 冯涓 〔唐代〕
取水郎中何日了,破柴员外几时休。早知蜀地区娵与,悔不长安大比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自嘲与无奈。水取郎中何时才能完成任务?又何时才能停止为柴员外服务呢?早知道蜀地区的娵(即一种鸟)如此美好,真后悔没有留在长安做个大比丘(佛教僧人)。
冯涓,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流传至今,显示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冯涓生活的某一特定时期,表现了其对平凡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唐代,许多知识分子面临着科举考试的压力和社会地位的追求,冯涓的这首诗正是对此的反映。
冯涓的《自嘲绝句》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诗的开头用“取水郎中何日了,破柴员外几时休”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辛苦的生活现状。取水和劈柴的工作是普通且艰辛的劳动,诗人自我调侃,表达出一种无奈和辛酸的情感。接下来的“早知蜀地区娵与,悔不长安大比丘”,则转入对理想生活的追忆与渴望。他希望自己能在长安这座繁华的城市中,追寻更高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而非困于乡野的小角色。
整首诗在形式上使用了绝句的方式,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富有音乐感。诗中展现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娵”和“比丘”这两个意象的对比,诗人将现实与理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普通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出唐代知识分子对社会地位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诗中“取水郎中”指的是:
A. 有钱人
B. 普通劳动者
C. 高官厚禄
D. 佛教僧人
“早知蜀地区娵与”中的“娵”指的是:
A. 一种鸟
B. 一种花
C. 一种果
D. 一种树
冯涓的《自嘲绝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冯涓更侧重于对现实的自省与无奈,而王维的作品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两首诗在情感和主题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以上内容为《自嘲绝句》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