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2:0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2:02:01
十年前我,欲盗天之火。
血著文章今世左,兀对长门金锁。
尘封一卷清吟。
尘封案上鸣琴。
一任尘封往事,尘封不住伤心。
十年前我曾想要窃取天上的火焰,
如今的我在文章上浑身是血,
却独自面对那金锁的长门。
一卷清吟被尘封,
案上那琴声也被尘封。
任凭往事尘封,却依旧无法掩盖心中的伤痛。
程滨是当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在诗坛上崭露头角。其作品常常涉及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程滨反思个人经历与理想的阶段,正值历史与现代的交汇,诗人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清平乐 其六》通过个人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开篇的“十年前我,欲盗天之火”,生动地表达了年轻时的理想与激情,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越常人的成就。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理想逐渐被现实的血与痛所侵蚀,诗人以“血著文章今世左”来揭示创作道路上的艰辛与牺牲,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理解。
“兀对长门金锁”则借用长门的意象,象征着对理想的阻隔与无奈,金锁暗示着无法开启的新天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力感。接下来的“尘封一卷清吟”和“尘封案上鸣琴”,则通过“尘封”一词,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消逝结合起来,表达往事的沉淀与难以忘怀的情感。
最后一句“一任尘封往事,尘封不住伤心”则以痛苦的体验为结尾,表明尽管过去的经历被尘封,但心中的伤痛依然存在。这种情感的真实与深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引人深思的力量。
整首诗歌通过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沉重对照,深刻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伤感。
诗中“十年前我,欲盗天之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尘封”一词在诗中主要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长门金锁”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