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7:54
原文展示:
夏日十二首 张耒 〔宋代〕
朝雨来还密,村墟一望间。 远声惟野竹,润色但青山。 书史供高卧,莓苔只闭关。 萧萧觉秋兴,飘飒近衰颜。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雨虽然停了,但依然细密。站在村头,一眼望去,远处只有野竹的声音,近处则是青山的润泽。书卷和史册供我高枕无忧,青苔覆盖的门扉紧闭。秋意渐浓,风吹落叶,我的容颜也日渐衰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夏日时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衰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夏日时节创作的,通过对清晨雨后的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衰老的感慨。诗中的“萧萧觉秋兴,飘飒近衰颜”直接表达了他对秋天即将到来和自身容颜衰老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雨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远近声音和颜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的“远声惟野竹,润色但青山”一句,通过对野竹和青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而“书史供高卧,莓苔只闭关”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最后两句“萧萧觉秋兴,飘飒近衰颜”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身衰老的感慨,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雨后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衰老的感慨。诗中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互映衬,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朝雨”指的是什么时间的雨? A. 清晨的雨 B. 傍晚的雨 C. 夜间的雨 D. 午后的雨
诗中的“远声惟野竹”描绘了什么声音? A. 野竹的摇曳声 B. 鸟鸣声 C. 风声 D. 水声
诗中的“书史供高卧”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隐逸生活 B. 官场生活 C. 战争生活 D. 商业生活
诗中的“萧萧觉秋兴”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春天的到来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气息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