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雨後晓登碧落堂》

时间: 2025-05-08 09:31:29

诗句

清晨上碧落,亲手启後户。

斜东见西山,粹碧无纤雾。

须臾半崦间,冉冉动微絮。

吹作千峰云,立变万姿度。

正北寻米山,遥隔一片雨。

亭亭如仙子,晓起澣月露。

天衣异人世,一色制轻素。

两山谁不奇,裴回未能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9:31:29

原文展示:

雨後晓登碧落堂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清晨上碧落,亲手启後户。
斜东见西山,粹碧无纤雾。
须臾半崦间,冉冉动微絮。
吹作千峰云,立变万姿度。
正北寻米山,遥隔一片雨。
亭亭如仙子,晓起澣月露。
天衣异人世,一色制轻素。
两山谁不奇,裴回未能去。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我来到了碧落堂,亲自打开后面的门。
斜着眼看见西边的山,碧绿得没有一丝雾霭。
片刻之间,半山腰处,轻轻飘动着微薄的白絮。
随着风吹成千峰云,瞬息万变各种姿态。
正北方寻找米山,远远隔着一片雨幕。
那亭亭玉立的山,宛如仙子般,晨起时沐浴在月光露水中。
它的衣裳与世俗不同,完全是轻素的颜色。
两座山谁不觉得奇妙,环绕着却未曾离去。

注释:

  • 碧落堂:指清晨的一个静谧之处,象征着高远的境界。
  • 启後户:打开后面的门,表示一种对外界的向往。
  • 粹碧:清澈的绿色,描绘出西山的美丽。
  • 冉冉:缓缓地,形容白絮轻柔飘动的状态。
  • 亭亭如仙子:形容山高耸而美丽,如同仙女一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约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晚号冷庐,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以诗风清新、语言简练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雨后清晨,诗人登上碧落堂,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他逃避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追求。

诗歌鉴赏:

《雨後晓登碧落堂》是一首描绘自然美的诗,充分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诗人清晨时分来到碧落堂,打开后面的门,立刻感受到周围的宁静与美丽。斜眼看去,西山的清晰轮廓映入眼帘,天空的碧蓝清澈无比,令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的描写通过“须臾半崦间,冉冉动微絮”展现了风中轻盈的白絮,仿佛在为这幅画卷增添了生动的细节。风的作用使得这些白絮化作千峰云,变化多端,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目光投向远处的米山,隔着一片雨幕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喧嚣的宁静。那亭亭玉立的山,宛如仙女般,沐浴在晨露中,给人以梦幻的感觉。而“天衣异人世”的描写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人世的不同,呈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整首诗不但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世界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晨上碧落,亲手启後户。
    诗人在清晨来到碧落堂,打开后门,象征着对大自然的迎接。

  2. 斜东见西山,粹碧无纤雾。
    斜眼望去,西山的清晰轮廓在碧空下显得无比美丽,毫无雾霭,令人心情愉悦。

  3. 须臾半崦间,冉冉动微絮。
    片刻之间,半山腰轻轻飘动的白絮,展现了自然的细腻与动感。

  4. 吹作千峰云,立变万姿度。
    风将这些白絮吹成千峰云,变化多端,象征着自然的丰盈与奇妙。

  5. 正北寻米山,遥隔一片雨。
    诗人向北方望去,米山被雨幕隔开,产生一种遥远而宁静的感觉。

  6. 亭亭如仙子,晓起澣月露。
    形容那山的高耸与美丽,犹如晨起的仙女,沐浴在月光与露水中。

  7. 天衣异人世,一色制轻素。
    这座山的衣裳如同天上的仙衣,与俗世完全不同,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美。

  8. 两山谁不奇,裴回未能去。
    两座山的美丽令人叹服,诗人虽想去却又不愿离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仙子,突显出其优美的形象。
  • 拟人:赋予自然物体以人的情感,如“亭亭如仙子”。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展现了一种和谐的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碧落:代表高远、清新,象征理想的境界。
  2. 微絮:轻柔的意象,暗示自然的细腻与变化。
  3. 仙子:代表超脱、优雅的存在,表达对自然美的向往。
  4. 月露:象征清晨的宁静与纯净,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亭亭如仙子”所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山
    C. 水

  2. 诗人打开的是哪个门? A. 前门
    B. 后门
    C. 侧门

  3. 诗中“冉冉动微絮”表现了什么? A. 风的轻柔
    B. 雨的细腻
    C. 太阳的温暖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作品常以自然景色为主,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宁静的山水意象,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杨万里更注重对细节的描绘,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哲理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绿头鸭(七夕) 绿头鸭·咏月 胜胜慢/声声慢 胜胜慢/声声慢 胜胜慢 看花回·八里庄饮杏花下 看花回 咏落花,用周清真韵 看花回 看花回 归舟 看花回 雨中集紫兰小筑观梅,盆景尤佳绝。归用清真韵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龝字旁的字 功成行满 五行属土的字有哪些女_五行属土的女字大全 身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身字旁的字 台盏 衣字旁的字 戴粒 鸿案相庄 连拱坝 包含毗的词语有哪些 背义负恩 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穴字头汉字大全_带穴字头的汉字详解 言出法随 珍禾 惶惶不可终日 殆无孑遗 辰字旁的字 五月繁体字怎么写?五月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