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3:4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3:49:06
松江鲈鱼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鲈出鲈卿芦叶前,
垂虹亭上不论钱。
买来玉尺如何短,
铸出银梭直是圆。
白质黑章三四点,
细鳞巨口一双鲜。
秋风想见真风味,
秪是春风已迥然。
诗的意思是:
鲈鱼在芦苇叶前游出,
在垂虹亭上不在乎金钱。
即使买来的是玉尺,又有什么用呢?
铸造的银梭也不过是圆形的。
它们的鱼身上有三四点白色和黑色的花纹,
细小的鳞片和巨大的嘴巴显得格外鲜美。
在秋风中想要品尝真正的风味,
可惜春风已然完全变了样。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强调自然与生活的和谐,语言简练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江南水乡的繁荣。杨万里常常在松江一带游玩,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融,鲈鱼作为当地的特产,成为他吟咏的对象。
《松江鲈鱼》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风光和特产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表现了鲈鱼的鲜美与作者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以“鲈出鲈卿芦叶前”点明鲈鱼的生动形象,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美感。接着,诗人以“垂虹亭上不论钱”表达了对鲈鱼的珍视,似乎在说明美味的鱼与金钱无关,强调了自然馈赠的无价之宝。
诗中“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两句,既表达了对鲈鱼形态的细致观察,也隐含了对物质和美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最后的两句则通过季节的变化,传递出味道的变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体现了诗人对食物的热爱和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整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光与人文情怀,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鲈鱼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鲈鱼”主要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A. 河流
B. 海洋
C. 湖泊
诗人认为鲈鱼的价值与什么无关?
A. 自然
B. 金钱
C. 朋友
诗中表达了对哪个季节的思念?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