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2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3:20:23
柳色尚沈沈,风吹秋更深。
山河空远道,乡国自鸣砧。
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
长城哭崩后,寂绝至如今。
柳树的颜色依然深沉,秋风吹来,秋意愈发浓厚。
山河一片苍茫,远道无边,故乡的砧声在耳边响起。
街巷里有千家万户的月光,人心却已漂泊万里。
自从长城崩塌后,寂寞已持续到如今。
作者介绍:周朴,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家国的思念以及对时局的感慨。他的诗风多为沉郁、清新,擅长用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动荡时期,作者可能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现状的悲哀。
《秋深》是一首充满忧伤气息的诗,诗人在秋天的深沉氛围中,借助自然景物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第一句中的“柳色尚沈沈”,描绘了柳树在秋风中显得愈加沉重,这种景象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沉重情感。随着“风吹秋更深”,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季节巧妙结合,体现出秋天不仅是自然的变化,更是人情的变化。
接下来的“山河空远道,乡国自鸣砧”,诗人从辽阔的山河引入乡国的砧声,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又孤独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即使在千家万户的月光下,心中依然感到无比的孤独与远离。最后两句“长城哭崩后,寂绝至如今”更是点明了国家的破碎与心灵的寂灭,长城作为国家的象征,其崩溃不仅是地理上的损失,更是心灵上的绝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深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情感层次丰富,是唐诗中的一部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国家衰败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词测试:
“柳色尚沈沈”中的“沈沈”意指什么?
a) 浅浅的
b) 深沉的
c) 明亮的
诗中提到的“乡国自鸣砧”中的“砧”指的是?
a) 厨房用具
b) 故乡的声音
c) 打击乐器
“长城哭崩后”中“长城”的崩溃象征的是?
a) 自然灾害
b) 国家破碎
c) 人民的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