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6:19
无等岩
作者: 周朴 〔唐代〕
建造上方藤影里,高僧往往似天台。不知名树檐前长,曾问道人岩下来。
在山岩的上方建筑中,藤影摇曳,仿佛一座天台。那不知名的树在檐前生长,我曾向道士询问,岩石是怎样降临于此的。
作者介绍:周朴,唐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山水、自然景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佛教与道教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宗教的结合,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以宁静的山水景象开篇,借藤影和高僧描绘出一种幽静的氛围,给读者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超脱感。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由对环境的描写转向对自然与存在问题的探讨,表现出对生命本源的思考。通过不知名的树和道人的问询,诗人引导读者去思索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诗中的“岩下来”更是点明了自然的神秘与不可知性,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整体上,诗中蕴含着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反映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整体感情基调宁静而深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僧与哪个地方相似?
A. 寺庙
B. 天台
C. 岩石
“不知名树”在诗中象征了什么?
A. 知识
B. 神秘与生命
C. 离别
诗人向谁询问岩石的来源?
A. 高僧
B. 道人
C. 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