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1:38
峩峩双髻山,瀑布泻云间。
尘世自疑水,禅门长去关。
茯神松不异,藏宝石俱闲。
向此师清业,如何方可攀。
这首诗描绘了双髻山的雄伟景象,山间瀑布飞流直下,仿佛泻入云端。诗人对尘世的繁杂感到疑惑,似乎水流一样难以捉摸,而禅门则似乎遥不可及。茯神和松树虽然不同,但在这安静的环境中,它们都显得悠然自得。面对这位清高的师父,诗人不禁思索:我该如何才能攀登到这样的境界呢?
周朴,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其诗风清新典雅,常运用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
此诗作于唐代,时代背景下,佛教文化的兴盛与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交织在一起,诗人通过描绘山水景象,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向往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双髻山的壮丽景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的开头通过“峩峩双髻山,瀑布泻云间”的描绘,形成了一个高远而清新的空间,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如仙境般的境地。而“尘世自疑水,禅门长去关”则引入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既感受到尘世的繁杂,又憧憬禅宗那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接下来的“茯神松不异,藏宝石俱闲”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对比,茯神松象征着长寿与安宁,反映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在这种宁静的环境中,诗人充满了对修行的渴望,最后一句“向此师清业,如何方可攀”,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追求与对自身能力的怀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与内心感受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又有对尘世纷扰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整首诗围绕着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禅宗修行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世纷扰、寻求内心宁静的主题。
诗中提到的“双髻山”是指什么?
A. 一座低山
B. 形似双髻的山
C. 一座平原
诗人对尘世的感觉如何?
A. 感到满足
B. 感到疑惑
C. 感到快乐
诗中提到的“茯神松”象征什么?
A. 忧愁
B. 安宁与长寿
C. 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