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8:54
柳色尚沈沈,风吹秋更深。
山河空远道,乡国自鸣砧。
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
长城哭崩后,寂绝至如今。
柳树的颜色还显得深沉,秋风吹来,愈加深沉。
山河辽阔而空旷,回乡的路途遥远,乡国的砧声时隐时现。
街巷里有千家灯火,但人心却如万里之遥。
长城崩塌之后,寂寞的情绪一直延续到现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朴,唐代诗人,生平较为神秘,作品较少,主要以描写边塞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其诗作多关注社会变化与个人遭遇,风格深沉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中后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秋深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国家现状的忧伤。
《秋深》是一首抒发乡愁和忧国情怀的诗。开头描绘了深秋时节柳树的颜色,给人以一种沉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感觉。随着秋风的吹拂,诗歌的情感愈加深邃,仿佛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山河空远道,乡国自鸣砧”一句,展现了辽阔的山河与遥远的故乡,砧声在此时显得格外清晰,渗透着对故乡的思念。诗人的内心感受与自然环境的描摹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
“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则是对比,千家灯火虽在眼前,但内心的孤独感却是无处不在,表现了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情感的失落。最后一句“长城哭崩后,寂绝至如今”,则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历史的沉重和个人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表达思乡之情,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个人情感失落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鸣砧”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长城哭崩后,寂绝至如今”中的“哭崩”主要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