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2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29:37
送郑侍御谪闽中
高适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将要被贬的你,心中没有怨恨,
在闽地我曾经游历过。
大多时候,秋天的雁影稀少,
夜里却常常听到猿猴的叫声。
东边的道路,云和山连成一线,
南方的天空,瘴气与湿气交融。
你自然会遇到雨露,
离开的时候,要小心风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秋雁”和“夜猿”是常见的自然意象,常用于表达离别和孤独的情感。
作者介绍: 高适(703年-765年),字达夫,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出生于太原,后成为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多以边塞和送别为主题,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高适送别郑侍御赴闽中任职之际。郑侍御因政治原因被贬,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美好的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
高适的《送郑侍御谪闽中》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祝福。首联“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开篇即以平和的语气,表达了对好友被贬的理解与宽慰,显示出一种豁达的心态。第二联“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寂,秋雁的稀少与夜猿的啼叫形成鲜明对比,仿佛象征着友人离去后诗人心中的寂寞。
后两联则以景衬情,描绘出东路云山的壮阔与南天瘴气的险恶,暗示了友人前行路上的艰难险阻。最后一句“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则是对友人的祝福与叮嘱,既希望他能遇到好的机遇,也提醒他要小心旅途的波折。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关怀,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友人被贬的惋惜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高适作为诗人的豁达态度与深厚情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雁”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喜庆
C. 安宁
D. 富贵
“自当逢雨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祝福
B. 遗憾
C. 愤怒
D. 无奈
诗人对友人的态度是:
A. 怨恨
B. 理解与祝福
C. 冷漠
D. 讽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适的《送郑侍御谪闽中》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展示了对壮丽自然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感慨,但高适更侧重于送别的情感,而王之涣则更多表现了壮志未酬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