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0:18
衰病四十身,娇痴三岁女。
非男犹胜无,慰情时一抚。
一朝舍我去,魂影无处所。
况念夭札时,呕哑初学语。
始知骨肉爱,乃是忧悲聚。
唯思未有前,以理遣伤苦。
忘怀日已久,三度移寒暑。
今日一伤心,因逢旧乳母。
与尔为父子,八十有六旬。
忽然又不见,迩来三四春。
形质本非实,气聚偶成身。
恩爱元是妄,缘合暂为亲。
念兹庶有悟,聊用遣悲辛。
暂将理自夺,不是忘情人。
我已四十岁,身体衰弱多病;
而你才三岁,天真无邪如小女。
没有儿子也比没有强,
偶尔抚摸一下,能稍微慰藉我心。
一天你离开了我,
我的灵魂和影子无处可去。
更何况想起你早逝的时光,
你刚学说话时的呕哑声。
这才明白亲情的爱,
其实是忧愁与悲痛的汇聚。
只可惜你未曾长大,
我用理智来驱散心中的痛苦。
早已忘却的日子,
三度经历了寒暑的变换。
今天心中再次伤感,
因为遇见了昔日的乳母。
我们曾是父子,如今你已八十六岁。
忽然之间又无法相见,
这些年来也不过三四个春季。
人的形体本质并非真实,
气聚而成形体只是偶然。
恩爱本是虚妄,缘分只是暂时的亲密。
想把这些道理领悟,
暂时用理智来消解我的悲伤。
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忘情的人。
作者介绍: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作品涉及社会、政治、爱情等多个主题,多以平实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值他对亲情与生命的深刻反思。诗中表达了对早逝子女的追忆与悲伤,反映了父爱的深沉与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白居易的《念金銮子二首》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亲情的复杂性。诗中通过对儿女早逝的追忆,展现了父亲内心的深切忧伤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诗的开头以“衰病四十身,娇痴三岁女”引入,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父亲的脆弱与孩子的无邪。随着诗句的推进,白居易逐渐深入探讨亲情的真谛,指出“骨肉爱,乃是忧悲聚”,让人意识到亲情不仅是快乐的源泉,也伴随着深重的忧伤。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白居易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普遍的人生哲理。最终,诗中对亲情的思考使人感到震撼,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无奈,令人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刻思考与反思,强调了生命的无常与亲情的复杂,表现了白居易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与感悟。
诗词测试:
白居易的《念金銮子二首》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青春的美好
b) 亲情的复杂与无常
c) 对国家的忠诚
d) 个人的孤独
诗中“衰病四十身”描绘了诗人什么样的状态?
a) 年轻有为
b) 中年虚弱
c) 高龄健壮
d) 少年无忧
诗中提到的“呕哑初学语”主要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早逝的孩子
c) 乳母
d) 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念金銮子二首》的深厚情感和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