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0:04
春日寄钱都使
作者: 林逋 〔宋代〕
桃花枝重肉红垂,
萱草抽苗抹绿肥。
正语暖莺风细细,
著双寒燕雨稀稀。
亭台物景兼飘絮,
宅院时情渐夹衣。
指背挟肩行乐事,
不甘离索向芳菲。
在春日的阳光下,桃花的枝条沉甸甸地垂下,鲜红的花朵如同重肉般娇艳;萱草的新芽抽出,绿色的叶子显得肥美。正是温暖的时节,黄莺在轻风中细语,寒燕在稀疏的小雨中飞翔。亭台楼阁的景致和飘落的柳絮交相辉映,庭院中的时光渐渐变得温暖,衣服也开始轻薄起来。指间夹着的乐事,背上挟着的欢乐,不愿意离开这一片芳菲的春景。
诗中提到的“萱草”与“忘忧”有关,古人相信萱草能忘却忧愁,反映了对快乐生活的向往。桃花常与爱情和春天相关联,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仁,号蕴藻山人,晚号梅溪居士,浙江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以咏梅和田园诗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好景色的欣赏,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诗人在闲适的生活中感受春天的气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春日寄钱都使》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林逋通过细腻的观察,以生动的笔触捕捉了春日的气息。诗的开头以“桃花枝重肉红垂”引入,桃花的娇艳和重量感,瞬间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鲜活和生机。接着,“萱草抽苗抹绿肥”则展现了植物生长的旺盛,蕴含着生命的力量。
诗中“正语暖莺风细细”,用黄莺的细语和轻柔的春风,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展现了春日的温情。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林逋也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诗的后半部分“指背挟肩行乐事,不甘离索向芳菲”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不舍,表达了对自由愉悦的渴望。
整首诗风格清新,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春日的美景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桃花枝重肉红垂”中的“重”字意为:
A. 轻
B. 重
C. 美
D. 稀
诗中提到的“萱草”在古代象征:
A. 忘忧
B. 贫穷
C. 爱情
D. 哀伤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A. 通过叙述
B. 通过描绘景色
C. 通过抒情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