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35
子云遗构住丹房,天鼓时闻数叩霜。
真景截波寻铁柱,怪书披月看铜墙。
氲氲颢气朝胎息,熠熠辰辉夜步网。
大静入来诸事罢,灵芜盘穗卷良常。
这首诗表达了道士子云的修道生活,他在丹房中静心修炼,偶尔听到天鼓的敲击声,似乎在召唤着他。诗中提到的“真景”和“怪书”,象征着道教的真实境界和经典,夜晚在明月下阅读,仿佛在与铜墙对话。清晨的氤氲之气如同新生的气息,夜晚的星辉照耀着修道之路。诗的最后,表达了进入宁静的状态后,世俗的事务都已结束,理想的修道生活如同丰收的时节。
林逋,生活在宋代,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写于林逋隐居于湖边之时,表现了他对道教哲理的理解与追求,体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寄玉梁施道士》是一首充满道教哲学意蕴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道士修道生活的描绘,展示了宁静与超然的境界。开篇“子云遗构住丹房”,即以道士的修炼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氛围。接下来的“天鼓时闻数叩霜”,则通过声响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神秘的召唤感,仿佛道士在与天地对话。
诗中“真景截波寻铁柱,怪书披月看铜墙”,运用意象的对比,表现出道教的深奥与高远。这里的“真景”与“怪书”不仅是道教经典的象征,也暗示了修道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孤独与坚持。
接下来“氲氲颢气朝胎息,熠熠辰辉夜步网”,展现出自然界的变化与道士的内心世界。清晨的气息与夜晚的星辉,形成了时间的流转与道士心境的和谐。最后一句“大静入来诸事罢,灵芜盘穗卷良常”,则完美地总结了道士修道后的宁静与满足,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林逋对道教哲理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体现了他对自我修炼和自然和谐的崇高理想。
整首诗以道士的修道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宇宙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道教思想的深邃与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中“丹房”指的是什么?
A. 道士的住所
B. 诗人的家
C. 学校
“天鼓时闻数叩霜”中的“天鼓”象征什么?
A. 世俗的事务
B. 神秘的召唤
C. 自然的声音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满足与宁静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