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1:44
萧寺经行无尽情,
倚阑长是眼增明。
溪因宿雨十分急,
山为凝寒一味清。
竹外飞花随晚秋,
树头幽鸟试春声。
重来又是明年事,
临出门犹款款行。
在萧瑟的寺庙中漫步,心中无尽的情感涌动,
倚靠在栏杆上,眼前的景色愈发明亮。
因为昨夜的雨,山溪流得格外急促,
而群山在寒冷中显得格外清澈。
竹林外的飞花在晚秋中随风飘舞,
树梢上的幽鸟试着唱出春天的声音。
又一次来到这里,已经是明年的事情了,
临出门时,我仍然缓缓行走,依依不舍。
高翥(生卒年不详),字子昂,号岷山,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风光,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岁除登岝崿山精舍》创作于岁末年初之际,诗人以登山游览的方式,寄托对新一年的期盼与感慨,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这首诗以清幽的山寺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岁末时节的心境。开篇“萧寺经行无尽情”,展现了诗人在安静的寺庙中徘徊,内心涌动的情感。接着“倚阑长是眼增明”,表现了他在此时此刻对外界景物的敏锐感知。由于昨夜的雨,溪水变得急促,山的清澈也愈加显现,诗人通过“溪因宿雨十分急,山为凝寒一味清”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清新而冷静的美。
接下来的“竹外飞花随晚秋,树头幽鸟试春声”,描绘了秋冬交替时节的自然景象,飞花与幽鸟的意象,象征着季节的轮回与生命的延续。最后两句“重来又是明年事,临出门犹款款行”,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不舍,预示着对未来的思考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淡雅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诗人高翥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提到的“飞花”象征什么?
“重来又是明年事”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这些作品与高翥的诗都有相似的主题,展现了自然与人生哲理的交融,适合进行深入的比较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