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僧房夜坐》

时间: 2025-04-27 11:26:26

诗句

万枝松裹一篝镫,知是山房第几层。

静夜数声清磬响,上方应有诵经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26:26

原文展示

僧房夜坐
高翥 〔宋代〕
万枝松裹一篝镫,
知是山房第几层。
静夜数声清磬响,
上方应有诵经僧。

白话文翻译

在松树掩映的地方,点燃了一盏灯,
我不知道这是山中哪一层的僧房。
静静的夜里,听见几声清脆的磬声,
上面应该有僧人在诵经。

注释

  • 万枝松:指的是很多松树,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和自然的美。
  • :包裹,围绕的意思。
  • :灯,古代一种照明工具。
  • 静夜:安静的夜晚,描写了夜的宁静。
  • 清磬:清脆的磬声,磬是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佛教诵经。
  • 诵经僧:念经的和尚,表现了佛教的氛围。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僧房、诵经等元素,反映了宋代人们对佛教文化的信仰和对宁静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现静谧的自然美和禅宗思想。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常给人以心灵的宁静。

创作背景

《僧房夜坐》创作于高翥在山中静坐时,受周围环境和僧人诵经的启发,借以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及对佛教文化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受。诗的开头用“万枝松裹一篝镫”来描绘环境,松树的茂密和灯光的微弱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作者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好奇与思索,既有对未知的探索,又透出一种孤独感。此时,夜晚的清静被“数声清磬响”打破,磬声的清脆响亮让人联想到僧人的虔诚与宁静,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禅意的氛围。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平和的追求与对佛教文化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枝松裹一篝镫:描绘了松树环绕着一盏灯的景象,表现出环境的幽静与自然的美。
  2. 知是山房第几层:诗人不清楚自己身处的具体位置,体现出对环境的迷茫与探索。
  3. 静夜数声清磬响:夜晚的宁静被几声磬声打破,暗示出某种活动,增添了空间的灵动。
  4. 上方应有诵经僧:推测上面有僧人在诵经,表现出对佛教的敬仰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松树和灯的对比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松树、灯、磬声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安静的夜景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平和的情感。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诗人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佛教文化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常与高洁的品格联系在一起。
  • :象征智慧与启迪,指向内心的明亮。
  • 磬声:代表着佛教的虔诚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镫”是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古代灯具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食物
  2. 诗人猜测上方有谁在诵经?

    • A. 道士
    • B. 僧人
    • C. 诗人
    • D. 游客
  3. 诗中“万枝松”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 A. 生机
    • B. 宁静
    • C. 悲伤
    • D. 热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夜泊牛渚怀古》与《僧房夜坐》都是描绘夜晚景象的诗作,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思考,而后者则强调内心的宁静与佛教文化的影响。两首诗在意境上有相通之处,都是通过夜晚的静谧来引发诗人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代表作。
  • 《古典诗词鉴赏》:介绍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和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人入金华(一作赠别东阳客) 送李秘书往儋州 送薛尚书入蜀 酬诸公宿镜水宅 同韩员外宿云门寺 酬刘员外见寄 酬王侍御西陵渡见寄 酬耿拾遗题赠 书情上李苏州 赠万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乘胜追击 包含揣的成语 五石六鹢 牛字旁的字 优普 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反犬旁的字 列都 麥字旁的字 杂沓而至 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赊弥 包含疯的词语有哪些 猿马意 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空心架子 香字旁的字 如汤泼雪 衣锦故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