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0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7:54
原文展示:
岘山亭置酒 曾巩 〔宋代〕
石磴萦回入杳冥,筠松高下簇虚亭。 春归野路梅争白,雪尽沙田麦正青。 马窟飞云临画栋,凤林斜日照疏棂。 长年酒量殊山简,却上篮舆恨独醒。
白话文翻译:
石阶盘旋深入幽暗之处,竹松高低错落围绕着空亭。 春天归来,野路上的梅花竞相绽放,雪已消融,沙田里的麦苗正绿。 马窟上空云雾缭绕,仿佛靠近了画中的楼阁,凤林斜阳照耀着稀疏的窗棂。 我的酒量虽不如山简,却因独自清醒而感到遗憾,只能乘着篮舆离去。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曾巩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岘山亭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酒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独自清醒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岘山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诗中“春归野路梅争白,雪尽沙田麦正青”一句,通过对梅花和麦苗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的复苏。后两句“马窟飞云临画栋,凤林斜日照疏棂”则通过意象的叠加,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结尾“长年酒量殊山简,却上篮舆恨独醒”则表达了诗人对酒的喜爱和对独自清醒的遗憾,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岘山亭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酒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独自清醒的遗憾,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春归野路梅争白”中的“梅争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诗中“长年酒量殊山简”中的“山简”是指谁? A. 诗人自己 B. 古代酒量好的人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人的老师 答案:B
诗中“马窟飞云临画栋”中的“飞云临画栋”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