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1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15:32
原文展示:
寥亮来丰岭,分明辨古钟。应霜如自击,中节每相从。静听非闲扣,潜应蕴圣踪。风间时断续,云外更舂容。虚警和清籁,雄鸣隔乱峰。因知谕知己,感激更难逢。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丰岭上听到古钟声的情景。钟声清晰可辨,仿佛应和着霜降的声音,节奏和谐。静静聆听,感觉这不是随意的敲击,而是蕴含着神圣的踪迹。风中钟声时断时续,云外传来更加悠扬的回响。虚幻的警报与清脆的钟声交织,雄浑的钟声隔着群山回荡。由此领悟到知己的难得,感激之情更加难以言表。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自然为主。此诗可能是在一次旅行中,听到古钟声后有感而发。
创作背景: 诗人在丰岭上听到古钟声,被其清亮、悠扬的声音所打动,从而引发了对知己难得的感慨和对神圣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钟声的清亮与悠扬,以及其在风中、云外的回响。诗人通过对钟声的感受,表达了对知己难得的感慨和对神圣的向往。诗中的“寥亮”、“分明”等词,生动地描绘了钟声的清晰可辨,而“应霜”、“中节”则进一步以自然现象来比喻钟声的和谐。后文的“潜应蕴圣踪”、“虚警和清籁”等句,则通过寓言式的表达,赋予了钟声以更深层的意义,使其不仅仅是声音,而是蕴含着神圣与智慧的象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钟声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知己的珍视和对神圣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寥亮”指的是什么? A. 声音清亮 B. 光线明亮 C. 天气晴朗 D. 心情愉悦
“应霜如自击”中的“应霜”是什么意思? A. 应和着霜降的声音 B. 霜降时的钟声 C. 霜降的景象 D. 霜降的时节
诗中的“潜应蕴圣踪”表达了什么? A. 钟声蕴含着神圣的踪迹 B. 钟声隐含着神秘的力量 C. 钟声隐含着历史的痕迹 D. 钟声隐含着自然的规律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