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5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51:14
喜迁莺
作者: 蔡伸 〔宋代〕
青娥呈瑞。正惨惨暮寒,同云千里。
剪水飞花,渐渐瑶英,密洒翠筠声细。
邃馆静深,金铺半掩,重帘垂地。
明窗外。伴疏梅潇洒,玉肌香腻。
幽人当此际。醒魂照影,永漏愁无寐。
强拊清尊,慵添宝鸭,谁会黯然情味。
幸有赏心人,奈咫尺重门深闭。
今夜里。算忍教孤负,浓香鸳被。
青娥(指美人)呈现吉祥的景象。在这寒冷的黄昏,天空中与云相连的千里远景显得格外凄凉。水面上飞舞着花瓣,渐渐地如同瑶英般细腻,轻轻洒落在翠竹上,发出细微的声响。深邃的馆舍安静而幽深,金色的铺子半掩着门帘,重重的帘子垂到地面。明亮的窗外,伴着疏梅的洒脱,玉般的肌肤散发着香气。这时的幽人,心中充满了愁绪,难以入眠。强忍着酒杯,懒得再添美食,谁能理解我此时的黯然情怀。幸好有知心的朋友,但门却深闭,彼此相隔不远。今夜里,算是忍受孤独的痛苦,浓香的鸳被仍然温暖。
“青娥”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作美人的象征,表达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提到的“疏梅”与“玉肌”则是传统文人笔下描绘女子的常见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受。
作者介绍
蔡伸,宋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细腻,情感真挚。他在词中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一个孤独的夜晚,作者可能正经历情感上的困扰,或是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忆,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对美的向往。
《喜迁莺》以清丽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凄清的黄昏景象。诗中通过“青娥呈瑞”和“疏梅潇洒”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永漏愁无寐”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词情感真挚,细腻入微,既有对美的感悟,又夹杂着对孤独的思考。尤其在描写“明窗外”的那一段,诗人将外界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紧密结合,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共鸣。词的最后,虽有孤独的感慨,但也有对美好情感的期待,体现了人性中的温暖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探讨了孤独与美好的关系,表达了对理想情感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青娥呈瑞”中的“青娥”指代什么?
A. 夕阳 B. 美人 C. 花朵
诗中描绘的“凄凉的黄昏”有什么作用?
A. 增强愉悦感 B. 表达孤独与无奈 C. 描述天气
“永漏愁无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兴奋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