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赐秦国大长公主挽词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7-12 14:56:33

诗句

晓发城西道,灵车望更遥。

春风空鲁馆,明月断秦箫。

尘入罗衣暗,香随玉篆销。

芳魂飞北渚,那复可为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4:56:33

原文展示:

赐秦国大长公主挽词三首 其二

晓发城西道,灵车望更遥。
春风空鲁馆,明月断秦箫。
尘入罗衣暗,香随玉篆销。
芳魂飞北渚,那复可为招。


白话文翻译:

清晨,我踏上城西的道路,灵车的影子在远方渐行渐远。
春风在鲁国的馆舍中吹拂,却空留遗憾;
明月高挂,却使得秦国的箫声断绝。
尘埃飞舞,沾染了罗衣,使其暗淡无光;
香气随玉篆的烟雾渐渐消散。
芳魂已飞向北渚,再也无法召唤。


注释:

  • 晓发:清晨出发。
  • 灵车:指送葬的车,象征着死亡。
  • 鲁馆:鲁国的馆舍,指古代的官邸。
  • 秦箫:秦国的箫声,象征着悲伤和怀念。
  • 罗衣:细腻的丝织衣物,暗示奢华的生活。
  • 玉篆:指香炉中的香烟,具有消逝和回忆的象征。
  • 北渚:指北方的小岛或水边,隐喻远方的归宿。

典故解析:

  • 春风:古代常用来象征生机和希望,但在这首诗中则显得无力。
  • 明月:月亮常被用来寄托思念与孤独,强调了公主的离世带来的悲痛。
  • 芳魂:寓意亡者的灵魂,表现出对逝去生命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顼(公元1082年-1135年),字孟頫,号景山,宋代皇帝,文学家,擅长诗词,尤其以挽词著称,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赵顼为赐秦国大长公主所作挽词,表达了对公主的深切怀念和悲痛。公主的去世不仅是个人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悲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身份的重视和对亲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赐秦国大长公主挽词三首 其二》以清晨的出发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即将离去的氛围。诗中的“灵车”是对死亡的直接描绘,暗示着公主的逝去。在“春风空鲁馆,明月断秦箫”中,春风与明月的对比不仅突显了季节的变迁,也反映了生与死的交替,春风本应带来生机,却在此时显得无比苍凉,满是遗憾。

“尘入罗衣暗,香随玉篆销”进一步加深了悲伤的气氛。尘埃的入侵象征着死亡对生者生活的侵扰,而香气的消散则暗示着美好记忆的逐渐消逝。最后的“芳魂飞北渚,那复可为招”是一种无奈的叹息,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追忆与无法再见的悲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悼,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发城西道:清晨时分,诗人踏上通往城西的道路,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告别的情感。
  2. 灵车望更遥:灵车远去,表明公主的灵柩渐行渐远,无法再回。
  3. 春风空鲁馆:春风虽好,但鲁馆却显得空荡荡,暗示春风无法带来生机,只是空虚的遗憾。
  4. 明月断秦箫:明月照耀,却使得秦国的箫声断绝,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去。
  5. 尘入罗衣暗:尘埃的沾染让华丽的衣物失去了光彩,象征着死亡的阴影笼罩在生活之上。
  6. 香随玉篆销:香气随着烟雾的消散而消失,暗示着美好的记忆逐渐淡去。
  7. 芳魂飞北渚:芳香的灵魂已飞向北方的小岛,象征着远逝的生命。
  8. 那复可为招:再也无法召唤逝去的灵魂,展现出无奈与悲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尘入罗衣暗,香随玉篆销”,对仗工整,增强诗的音乐感。
  • 比喻:将生命比作香气、灵魂,流露出对逝去的思念。
  • 拟人:春风、明月赋予生命,增加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逝者的哀悼,表达了人生无常与对美好记忆的珍惜。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悲伤的情感,展现了对亲情的追忆与对生命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车:死亡的象征,暗示生命的终结。
  • 春风:生命的象征,带来希望与生机,但在此显得虚无。
  • 明月:孤独与思念的象征,寄托了对逝去的追忆。
  • 芳魂:灵魂的象征,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无法再见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灵车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开始
    B. 死亡与离别
    C. 春天的到来
    D. 美好的记忆

  2. “尘入罗衣暗”中的“尘”主要代表什么? A. 幸福
    B. 生活的烦恼
    C. 美好的事物
    D. 未来的希望

  3.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逝者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对国事的忧虑
    D.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逝去的思念与对国家的忧虑,但更偏向于家国情怀。
  • 《静夜思》:同样涉及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细腻,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赵顼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睡者 巫山 赠僧思谊?一题:又赠老谦或谓为刘贡父作? 赠陈守道 寄高令 寄周安孺茶 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仍用前韵 密州宋国博以诗见纪在郡杂咏,次韵答之 次前韵答马忠玉 和王晋卿(并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钧材 耳闻不如面见 口字旁的字 空洞无物 石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空誉 扬砂走石 示字旁的字 质约 示字旁的字 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遵途 炳映 牡丹虽好,终须绿叶扶持 鼎足而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