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3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34:54
岂易投居止,庐山得此峰。
主人曾已许,仙客偶相逢。
顾己恩难答,穷经业未慵。
还能励僮仆,稍更补杉松。
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安居的地方,我在庐山得到了这样一座峰。
主人曾经答应过,我和这位仙客偶然相遇。
我自己对他的恩情难以回报,苦读书籍的事业也未曾懈怠。
我还能鼓励我的仆人,稍微多补些杉松。
许彬,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仕途不显,主要以诗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作于作者与简寂熊尊师相遇之际,借此机会表达对师长的感激之情以及他在庐山的生活感受。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流露出对学业的坚持与对恩情的回报之感。
许彬的《酬简寂熊尊师以赵员外庐山草堂见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山水诗。诗的开头便引入庐山的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安身之所的珍惜。诗人以“岂易投居止”开篇,说明了找到一个理想居所的不易,突显了庐山的独特与珍贵。接下来,他提到“主人曾已许”,暗示了对主人热情款待的感激,并通过“仙客偶相逢”传达了与高人相遇的惊喜和荣幸。
在情感上,诗人不仅感恩于主人,还对自己未能回报的恩情感到无奈。“顾己恩难答”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感激与愧疚。紧接着,“穷经业未慵”则展现了作者努力学习、不懈追求的精神,表达出一种志向和努力的态度。最后一句提到“还能励僮仆”,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责任感,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织,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师长的感恩,以及对知识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庐山的美景,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师道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庐山象征什么?
A) 世俗的繁华
B) 自然的宁静
C) 友谊的珍贵
D) 志向的追求
“穷经业未慵”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学业的放弃
B) 对读书的热爱
C) 对工作的厌倦
D) 对生活的无奈
诗中“仙客”指代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主人
C) 隐士或智者
D) 朋友
答案: 1-B, 2-B, 3-C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的《庐山谣》则着重表现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两者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与许彬的作品相似,但风格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