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9:17
岁月蹉跎,沧桑世事,西风衰草斜阳。
负书游子,寂寥对寒窗。
天教衣冠人物,斯文尽,扫地堪伤。
凭谁问儒生自古,忧患半书香。
凄凉。千里外,佳人独坐,细数流光。
望断云中雁,疑是归航。
欲效古人狂饮,却无奈,搜遍空囊。
漫写尽千秋酒字,权当是醉乡。
时光流逝,世事沧桑,西风吹动,草木凋零,斜阳西下。
背负书籍的游子,孤独地对着寒冷的窗子。
老天安排那些衣冠楚楚的人物,文人风雅却被扫荡得令人心痛。
谁能问询自古以来的儒生,忧患在书香中占了一半。
凄凉啊,千里之外,佳人独自坐着,细细数着流逝的光阴。
望断云中的大雁,疑惑它是否在归航。
想要效仿古人狂饮,却无奈,搜遍口袋却是空空。
漫无目的地写尽千秋的酒字,权当是醉在乡间。
张海鸥,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感慨为主,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社会的观察。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内心感受。
《满庭芳 负笈复旦》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代,诗人身处于繁重的学业和生活压力之中,感受到时代的沧桑与个人的孤独。作品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无奈。首句“岁月蹉跎,沧桑世事”便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情,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接下来的“负书游子”则体现了诗人对知识追求者的同情与关怀,反映了个人在追逐理想过程中的孤独与寂寞。
“天教衣冠人物,斯文尽,扫地堪伤”一句,揭示了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冷漠和对文化的漠视,表达了对理想被现实压迫的无奈与失落。接着的“凭谁问儒生自古,忧患半书香”,则是在追问文化人的命运,令人回味。
后面的描写则转向远方,佳人独坐,细数流光,展现了思念之情和对过去的追忆。最后,“欲效古人狂饮,却无奈,搜遍空囊”,表达了对古人洒脱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情对比,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充满思考与反思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深思,以及对孤独与思念的抒发。诗人通过对古人与现实的对比,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文化的怀念,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思考与情感。
选择题:诗中“负书游子”指代的是谁?
A. 学生
B. 老师
C. 官员
D. 商人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佳人独坐,细数流光”表达了对__的思念。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忧患半书香”是说书籍带来了欢乐。(对/错)
通过对比,张海鸥的《满庭芳 负笈复旦》在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上更为突出,而杜甫和李白则通过更为宏大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进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