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2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26:42
原文展示:
从事谁独贤,而来均宴喜。
幽禽杂啸呼,珍木竟丛倚。
兴将物色俱,闲厌箫鼓美。
宁同不闻问,讼息时游此。
白话文翻译:
在这次宴会上,谁才是真正的贤人呢?大家聚在一起共享欢乐。
幽静的鸟儿在此啼叫,珍贵的树木依靠在一起。
兴致勃勃,四周的景物都被我们欣赏,闲暇中厌倦了箫鼓的美妙。
宁愿在这里不问世事,让争吵平息,悠然自得地游玩在此。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玄,号梅村,宋代诗人,官至待制。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梅尧臣在寿州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向往。宴会的场景勾勒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诗歌鉴赏: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四式宴亭》是一首描绘宴会情景的诗,展现了梅尧臣对自然与人际和谐的追求。诗中通过“从事谁独贤”开篇,点明了对贤者的思考,接着描绘了幽静的环境——鸟鸣与珍木,传达出一种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诗中“兴将物色俱,闲厌箫鼓美”一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是对宴会的兴致,另一方面却又对繁华热闹的厌倦。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享受——在自然中寻求真正的快乐,宁愿放弃世俗的纷争与喧嚣。
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渴望宁静的情感。此诗不仅是对宴会的描写,更是对生活理想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贤者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从事谁独贤”意在探讨什么?
诗中提到的“幽禽”象征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王维的作品都强调自然的美,但梅尧臣更多地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关注个人内心的宁静。两者在诗风上各具特色,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