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时间: 2025-07-12 03:21:10

诗句

昨夜秋风来万里。

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

有客抱衾愁不寐。

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

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

衣带渐宽无别意。

新书报我添憔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3:21:10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原文展示: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白话文翻译:

昨夜秋风从千里之外吹来。月光透过屏风,令人感到寒冷,衣衫也被冻透了。有位客人抱着被子愁苦不眠。时间像是流逝得太慢,难以忍受。思乡的情绪使我留恋不已,却又无计可施。梦中已经断裂,心神也消散,只留下满枕的相思泪。衣带渐渐宽松,心中却没有其他的意思。新书告诉我,愁苦更加加重了。

注释:

  • 昨夜:指的就是前一夜。
  • 秋风:象征着凉意和思念之情。
  • 屏帏:指的是屏风,古代用来隔开的帷帐。
  • 玉漏:指的是漏壶,古代计时器,形象地表现时间的流逝。
  • 羁舍:指的是远离家乡的住所。
  • 衣带渐宽:形容因思念而食欲不振,导致衣服变宽。
  • 新书:指的是新近读的书,书中包含了更多的愁苦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擅长山水田园诗,兼具豪放与婉约之风。他的人生经历坎坷,曾在政治上遭遇挫折,流亡在外,其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写于苏轼晚年,正值他被贬谪的时期。此时的苏轼远离故乡,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眷恋与对生活的感慨,作品表现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亲情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整首《蝶恋花》以秋风为引子,营造出一种静谧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的开头就通过“昨夜秋风来万里”引出了秋天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愁苦的加深。接着,月光透过屏风,冷意入侵,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诗中“有客抱衾愁不寐”描绘了一个愁苦的身影,使读者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思念之情。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用“羁舍留连归计未”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思乡之情愈加浓烈。“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则更是将思念与愁苦推向高潮,梦境的破碎和心灵的痛楚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最后以“衣带渐宽无别意”结束,虽是对身体的描述,却充满了情感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致的意象,展现了苏轼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恋,情感真挚,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秋风来万里”:引入秋天的季节,暗示思念之情的开始。
  • “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描绘了寂静的夜晚,月光透过屏风,营造出冷清的氛围。
  • “有客抱衾愁不寐”:表现了孤独的客人因思念难以入眠。
  • “那堪玉漏长如岁”:通过“玉漏”来比喻时间的无情流逝。
  • “羁舍留连归计未”: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归家的无奈。
  • “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梦境的破裂与心灵的痛楚,泪水成为思念的象征。
  • “衣带渐宽无别意”:表面上是身体的变化,实际上暗示了内心的空虚与无奈。
  • “新书报我添憔悴”:新书的阅读却加重了内心的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漏”比喻时间流逝,增强了诗歌的意象。
  • 拟人:将思念、孤独等情感赋予事物,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冷透人衣袂”与“梦断魂销”,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思乡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凉意、孤独和思念。
  • 月光:象征着明亮与寂静,映衬诗人的内心情感。
  • 衣带:象征着身体的变化,反映内心的情感状态。
  • 泪水:象征着深切的思念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昨夜秋风来万里”所指代的季节是?

    • A. 夏季
    • B. 秋季
    • C. 冬季
    • D. 春季
  2. “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中的“相思泪”指的是什么?

    • A. 快乐的泪水
    • B. 思念造成的泪水
    • C. 疲惫的泪水
    • D. 愤怒的泪水
  3. 诗中提到的“羁舍”是指什么?

    • A. 朋友的家
    • B. 远离的家乡
    • C. 酒店
    • D. 书房

答案:

  1. B. 秋季
  2. B. 思念造成的泪水
  3. B. 远离的家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的《如梦令》
  2.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思念与孤独的情感,虽然风格上更为婉约,但与苏轼的《蝶恋花》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情感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关山月 昝相公送锦被 忆秦娥 其五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三 余将南归燕赵诸公子携妓把酒饯别醉中作把酒听歌行 其一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一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二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十二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六 三衢官舍和王府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鄂君 连类比事 金灶 包含巢的词语有哪些 旡字旁的字 坐镇雅俗 隹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听篱察壁 病字头的字 毋字旁的字 刑不上大夫 研讯 天昏地黑 一言订交 清如水,明如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