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3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38:16
缥缈红妆照浅溪。
薄云疏雨不成泥。
送君何处古台西。
废沼夜来秋水满,
茂林深处晚莺啼。
行人肠断草凄迷。
这幅轻盈的红妆映照在浅浅的溪水上。稀薄的云层下,细雨飘洒,却无法滋润泥土。送你去往何方,那古老的台子在西边?废弃的沼泽在夜里秋水涨满,茂密的树林深处,黄莺在夕阳下啼鸣。行人心中怅然,草丛中一片凄迷。
本诗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古台”可能暗示古代遗址或历史悠久的地方,传达着对过往的怀念。诗中所描绘的秋水、黄莺等意象,常常与离别、思念相关联,反映了诗人的情感状态。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旷达著称,作品广泛涉及山水、咏怀、离别等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可能是对友情、爱情的思念之作,或写于送别友人的场景中,表达对离别的感伤。
这首《浣溪沙》展现了苏轼特有的情感深邃和艺术表现力。开篇“缥缈红妆照浅溪”,通过轻盈的妆容映照在溪水上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轻灵而幽雅的美感。接下来的“薄云疏雨不成泥”,则通过对天气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似乎暗示着某种无法成就的情感或愿望。
在送别的主题上,诗人通过“送君何处古台西”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惆怅。古台的意象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地理坐标,也象征着过往的历史和情感的沉淀。后四句则在意象的丰富性上更为突出,描绘了秋水满盈的沼泽和晚莺啼鸣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送别为主线,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远。
诗词测试:
“缥缈红妆照浅溪”中的“缥缈”主要形容什么?
A. 颜色
B. 轻盈
C. 深沉
诗中提到的“古台西”主要指什么?
A. 一座山
B. 一处古迹
C. 一条河
“行人肠断草凄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痛苦和离别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