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龚令国英约小集感冷暴下皈卧感而赋焉》

时间: 2025-04-26 19:58:12

诗句

吏卒稀仍散。

僮奴野自亲。

问吾适无恙,遽病此何因。

初觉身为客,还疑老逼人。

焚香发深省,一笑对残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8:12

原文展示:

吏卒稀仍散。僮奴野自亲。问吾适无恙,遽病此何因。初觉身为客,还疑老逼人。焚香发深省,一笑对残春。

白话文翻译:

官吏和士兵稀少而四散,仆人和奴隶在田野间各自亲近。我问自己是否安好,突然觉得病因何在。最初感到自己是个客人,后来又怀疑年老逼近自己。点燃香火深思熟虑,轻轻一笑面对这残余的春天。

注释:

  • 吏卒:官吏和士兵。
  • 稀仍散:稀少而仍然四散,形容人烟稀少。
  • 僮奴:仆人和奴隶。
  • 问吾适无恙:问自己是否安好。
  • 遽病此何因:突然感到生病的原因是什么。
  • 初觉身为客:最初意识到自己像个客人。
  • 焚香发深省:点燃香火进行深思。
  • 残春:春天的余晖,暗示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语言清新,情感真挚,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时局动荡,社会环境复杂。诗人感受到人烟稀少,人生如寄,反映了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开篇描述了环境的孤寂,吏卒和僮奴的稀少,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下来,诗人自问自答,探讨内心的困惑与病痛,暗示着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中“初觉身为客”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越发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如同过客,岁月的流逝让他倍感无力。在“焚香发深省”的意象中,诗人通过点香的方式来进行内省,反映出一种宁静的思考状态。

结尾“一笑对残春”,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叹息,既有对春天的留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吏卒稀仍散”:描绘了人烟稀少的环境,暗示社会动荡。
    • “僮奴野自亲”:仆人和奴隶在田野间亲近,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
    • “问吾适无恙”:诗人自问安好,体现了对自身状况的关注。
    • “遽病此何因”:对突然感到不适的反思,暗示内心的焦虑。
    • “初觉身为客”: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个过客,体现存在感的脆弱。
    • “焚香发深省”:通过焚香来思考,表现出一种内省的态度。
    • “一笑对残春”:以笑对待残余的春天,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 “焚香”与“深省”的结合,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思考状态。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孤独与反思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展现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吏卒:象征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 僮奴:表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焚香: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残春: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吏卒稀仍散”表达了怎样的环境?

    • A. 繁华热闹
    • B. 冷清孤寂
    • C. 祥和宁静
  2. “焚香发深省”中的“焚香”象征什么?

    • A. 迷信行为
    • B. 内心的思考
    • C. 生活的繁忙
  3. 诗人对“残春”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留恋
    • B. 无所谓
    • C. 绝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杨万里的这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但杨万里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游 其一 春游阻雨次韵 春游集句 春游 春游 春游 春游 春游 春游虎丘杂题(一首) 春游遇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猫竹 责禄 灯火万家 心腹之病 骇目振心 釆字旁的字 喑醷 白字旁的字 薄今厚古 包含腮的成语 人羣 屮字旁的字 生辰 龜字旁的字 倚官挟势 舌字旁的字 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