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1:52
南乡子·舟中记梦
辛弃疾 〔宋代〕
欹枕艣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
梦里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
只记埋怨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在船头靠着枕头,听着橹声,沉醉于梦中。
梦里在花间听笙歌,眼前依然是你那翩翩的翠袖。
分别后眉头微蹙,想说却又止住,梦已经结束。
只记得埋怨前夜的明月,互相凝视,不在意那人独自的愁苦。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军事家。他的词作以豪放激昂著称,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纠葛。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与金国对峙时期,国事艰难,个人情感亦难以自已。写于舟中,表现了在水上漂泊的孤独和对梦中人深切的思念。
这首词以“舟中”作为背景,展现了一个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情感世界。开篇部分,诗人描绘了在船上沉醉于橹声之中,仿佛听见了梦中的笙歌,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翠袖盈盈的意象,既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也暗示了那份不可得的遗憾。
中间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别后相思的苦闷,眉头微皱欲言又止,展现了内心的挣扎与无奈。结尾以“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收束,强调了在面对孤独与愁苦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依然真实存在,尽管各自承受着不同的烦恼。
整首词通过精致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梦中人深深的眷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展现出辛弃疾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交织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辛弃疾
c) 苏轼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翠袖”指代什么?
a) 花瓣
b) 女子的衣袖
c) 竹子
d) 云彩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排比
c) 对比
d) 反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豪放风格相比,李清照的词更显细腻与柔婉,反映了女性情感的复杂与细腻。两位词人在情感表达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个体情感的真实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