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4:15
曲游春 废园
作者: 姚燮 〔清代〕
拨磴寻残径,遍枯青浓赭,拖霜缠雨。
一面亭台只空阶堕瓦,颓墙斜柱。
绮月窥笙处。早换了夕阳鹃路。
尚烟心瘦蝶孤飞,留恋病花红妩。
那度。名流豪主。已履散裙飘,樽昔琴古。
衰鬓驼翁,挈孱孙依庑,西邻芳树。
风送秋千语。莫乱打春韶成絮。
试看满眼如秋,燕多避去。
我沿着残破的小径走去,四周是枯黄的草木,浓重的赭色,霜雪与雨水交缠。
那座亭台只剩下空荡荡的台阶和掉落的瓦片,斜斜的墙壁和柱子已然颓废。
月光透过笙声的地方,已然早换了夕阳下的杜鹃花路。
仍有一只瘦弱的蝴蝶在烟雾中孤独地飞舞,依恋那病态的红花。
那些曾经的名流豪主,早已散去,裙摆飘扬,酒樽与古琴皆已成旧物。
白发苍苍的老翁,牵着孱弱的孙子依靠在庑下,西边的芳树依旧如昔。
风中传来秋千的声音,莫要将春光打成纷飞的絮。
看看四周,尽是满眼的秋色,燕子多已避去。
姚燮(约1640-1690),字子恒,号澄江,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在山水诗方面有独特的见解。他的作品多描写大自然,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曲游春 废园》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旧日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中通过废园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切思考。
《曲游春 废园》通过对一个破败园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往日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在萧索的感慨。诗开篇以“拨磴寻残径”引入,带出一种游园的情境,似乎在追溯过去的美好。然而,随之而来的“遍枯青浓赭,拖霜缠雨”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苍凉与失落,诗人以此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不可逆转。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亭台、斜墙、孤蝶等都是对衰败景象的生动表现,特别是“尚烟心瘦蝶孤飞”,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孤独。诗人最后提到的“燕多避去”,更是对往日繁华的惋惜与对现实的无奈。在这种失落中,诗人似乎在思索生命的意义,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哀伤。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对仗等,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废园的描写,姚燮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沉淀。
整首诗通过描绘废园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日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流逝、时光变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
诗人通过描写什么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燕多避去”暗示了什么?
诗歌中的“绮月窥笙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春望》(杜甫)与《曲游春 废园》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国家兴亡的忧虑,而姚燮则更专注于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迁,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