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8:41
作者: 王闿运 〔清代〕
十顷澄莹水,有客亭负日,看人来去。
春怨难胜,不如秋好,碧云吟暮。
千古销金地,尽付与柳丝芦絮。
问荷花,照过倾城,还似旧时香否。
延伫。前游三过。记玉堂墙外,眉月弯处。
更有珠宫听红儿歌罢,较量词谱。
只恨诗人老,况近日黄流沙污。
怕图中画里相逢,又钩离绪。
十亩清澈的水面上,有客人亭子背靠着落日,观看来来往往的人们。
春天的怨恨难以抵挡,不如秋天来得好,碧空中的云彩在傍晚吟唱。
千古以来的美景,尽数化为柳丝和芦絮。
问荷花,你曾照耀过倾城之地,是否依旧有当年的芬芳?
我驻足不前,想起曾经游玩过三次,记得那玉堂墙外,弯弯的月亮。
还有珠宫里听红儿歌罢,吟唱词谱。
只恨诗人已老,况且近日黄沙污浊。
害怕在画中相逢,再次勾起离愁。
作者介绍: 王闿运(1682-1759),字子明,号岱卿,清代诗人,以诗、词、文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天,作者在明湖参加宴会,抒发对春天的怀念以及对秋天的赞美,兼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王闿运的《曲游春 其二》是一首既描绘自然景色又充满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清澈的湖水和亭子,勾勒出一个宁静的秋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在春天的怨恨与秋天的美好之间,作者选择了秋,显示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多次提到的“荷花”和“柳丝芦絮”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人生流逝的隐喻,寓意着美丽事物的脆弱和短暂。
此外,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诗人老去的惋惜,体现了人对时光的无奈与感伤。尤其在“怕图中画里相逢,又钩离绪”一句中,能够感受到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令人心生共鸣。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蕴含人生哲理,是清代诗词中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慨展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十顷澄莹水”指的是什么?
“只恨诗人老”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