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2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7:32
《踏莎行》 作者: 吴未淳 〔近代〕
怯病亲床,畏寒笼袖,出门一杖随身右。
无情岁月日移人,算来只有贫依旧。
思竭诗穷,笔枯字瘦,耆年剩把禅参透。
寂然无物可萦怀,凭人漫笑吾生陋。
我因病在床,害怕寒冷,出门时只得拄着一根拐杖。无情的岁月让人老去,回想起来,唯有贫困依旧如昔。思绪耗尽,诗句穷尽,笔墨干枯,字迹稀少,年纪渐长,只剩下对禅理的领悟。内心空无一物可留恋,只能任凭他人随意嘲笑我这卑微的生活。
吴未淳,生于近代,是一位颇具才情的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独特,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踏莎行》创作于吴未淳晚年,正值他身体虚弱、生活困顿之际。这首词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生活贫困的无奈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关注。
《踏莎行》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头几句,诗人以“怯病亲床,畏寒笼袖”开篇,直接展现了他因病而感到的脆弱与无助,仿佛在无声中诉说着对健康的渴望与对寒冷的畏惧。接下来的“无情岁月日移人”,则透露出时间的残酷与无情,岁月流逝带走了青春,却留给他的是贫困与孤独。
随着思绪的逐渐深入,诗人自觉思维与创作的枯竭,表达出身为诗人的苦恼。这种“思竭诗穷”的状态,使他对自身的价值产生了怀疑。最后两句“寂然无物可萦怀,凭人漫笑吾生陋”,则更是对生活的无奈与自嘲,面对外界的评判,诗人选择了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尽管心中有千般无奈,却仍保持一份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在悲凉中透着一丝冷静,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真谛的领悟,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表现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诗人在作品中既有对生活的无奈,也有对人生真理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与深邃。
选择题: 诗人因为什么而感到脆弱?
填空题: 诗中“怯病亲床,畏寒笼袖”表达了诗人因____而感到脆弱。
判断题: 诗中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吴未淳的《踏莎行》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对岁月的感慨,而李白则表达了对友谊与人生的热爱。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追求自由,后者则反映了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