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0:1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0:10:07
春满长安矣。又年前莺啼草绿,薄游天气。莫问江南今何在,犹有闲身堪寄。须病起从头料理。白发春山相妩媚,更花前。容我疏狂地。鸲鹆舞,倩花记。骑驴三载春明邸,数平生穷途知己,如公能几。谁付金瓯纤儿手,五岳胸中平未。愿日饮亡何而已。天下即今多健者,便著书。种菜都非计。长作达,从公耳。
春天已经充满了长安。又是一年,黄莺啼鸣,草木葱茏,天气宜人。不要问江南如今在哪里,仍有轻松的身体可以寄托。必须从头开始整理病痛的心情。白发与春山相映成趣,更在花前让我放荡不羁。鸲鹆在舞蹈,花儿也在记忆中美丽。骑驴在明春的官邸上已三年,数一数我平生的知己,像你这样的人能有几人呢?谁会把金杯交给那纤细的手,五岳的胸怀又是否平坦?愿意日饮无所顾忌。如今天下多是健康的人,就应当著书立说。种菜并不是长久之计。只愿长久自得其乐,与你共度时光。
李慈铭(1820-1871),清代诗人,字子行,号雪斋,江苏人。以咏春、咏物见长,风格清新脱俗,擅长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情感。
该诗作于春天,诗人借春意盎然之景,抒发对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态度。
李慈铭的《贺新郎二十首 其十八》是对春天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春满长安矣”引入全诗,春天的到来给人以希望和生机,紧接着的“莺啼草绿,薄游天气”则细致描绘了春日的生动情景,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莫问江南今何在,犹有闲身堪寄”一语,虽说江南美景令人向往,但诗人更看重自己内心的闲适与安宁。接下来的“白发春山相妩媚”,则通过自然景色的烘托,反映了诗人对自身老去的无奈与对春天的热爱。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细腻,尤其是“骑驴三载春明邸”,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重与人生的感慨。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生活态度,诗人不仅在欣赏春天的美景,也在反思人生的意义,最终以对友谊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情作为结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为对生命与友谊的感悟,表现出一种虽然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但依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人虽老而心态依旧年轻,借春天的美好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春满长安”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对长安的怀念
C. 对江南的向往
答案:A
“莫问江南今何在”中的“江南”代表什么?
A. 地理位置
B. 文化象征
C. 友谊关系
答案:B
诗中“骑驴三载春明邸”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生活的疲惫
B. 对友谊的珍重
C. 对时间的无奈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