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归旧隐》

时间: 2025-04-27 04:22:29

诗句

北阙辞天子,南山隐薜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2:29

归旧隐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原文展示:

北阙辞天子,南山隐薜萝。

白话文翻译:

我在北边的宫阙告别了天子,随后便在南山的薜萝丛中隐居。

注释:

  • 北阙: 指北方的皇宫。
  • : 告别,告辞。
  • 天子: 皇帝。
  • 南山: 指南方的山。
  • : 隐居,隐退。
  • 薜萝: 一种爬藤植物,常用以描写隐居之地的幽静与美丽。

典故解析:

  • 天子与隐士: 诗中提到的天子,暗示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选择隐居,表现了隐士文化在唐代的盛行,隐士往往追求清静的生活,远离政治纷争。
  • 薜萝: 薜萝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隐居的生活环境,代表着一种自然、闲适的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襟,襟为其号,号称“襟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政治动荡和士人对官场失望的时期,孟浩然选择隐居,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归旧隐》展现了孟浩然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北阙辞天子”简洁而富有象征,表达了他告别权力中心的决心,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官场的冷淡与无奈。同时,第二句“南山隐薜萝”则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理想图景,南山的宁静与薜萝的葱郁,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隐喻着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整体上,诗歌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对自然、隐逸的热爱,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深刻的思考。诗中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使得隐居生活充满了生机与理想,展现了孟浩然作为田园诗人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北阙辞天子”:描绘了作者从权力中心告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不屑与厌烦。
    • “南山隐薜萝”:展现了他向往的隐居生活,隐喻着自然的宁静与优雅,表现出诗人对清静生活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北阙”与“南山”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北阙与南山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繁华与宁静,展示了诗人的选择与态度。
  • 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是追求隐逸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权力的拒绝,传达了一种高洁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北阙: 代表权力、繁华与喧嚣。
  • 南山: 代表宁静、自然与隐逸的理想。
  • 薜萝: 象征隐居生活的幽静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北阙”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南方的山
    • B. 皇宫
    • C. 田园
    • D. 河流
  2.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

    • A. 热爱自然
    • B. 追求权力
    • C. 喜欢热闹
    • D. 学习诗词
  3. “薜萝”在这里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宁静
    • C. 战争
    • D. 繁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归旧隐》和王维的《鹿柴》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孟浩然更加强调了对官场的厌倦,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孟浩然诗集》
  • 《唐诗鉴赏辞典》

通过对《归旧隐》的深入解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孟浩然的思想和情感,感受唐代诗人的隐逸情怀。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醉呈亦韩 呈陈深交二首 衡山道中遇雪四首 以孟夏唱酬陈子高诗寄季承并借穷愁志及其兄 春雪 赠别游子明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重送在伯盖深有感于斯句云 其七 三月八日发舟后作 冬日杂兴 久不作诗诗思甚涸春物日盛漫兴三章用常德枣心笔书本不工重复加弱似亦与诗相称云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椎牛歃血 马字旁的字 焦金烁石 皿字底的字 自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泳游 桥结尾的成语 顽梗不化 凶秽 牛字旁的字 建木 入宅 以身殉职 包含雹的词语有哪些 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桃夭 色衰爱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