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8:3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8:39:33
朝来登陟处,不似艳阳时。
异县殊风物,羁怀多所思。
剪花惊岁早,看柳讶春迟。
未有南飞雁,裁书欲寄谁。
今天早上我来到这个登高的地方,感觉和艳阳天时的景象完全不同。
这里的风土人情和我所居住的地方截然不同,心中对友人的思念愈发强烈。
看到剪下的花朵,我惊讶于春天来得太早;看着柳树,我又对春天来得这么迟感到疑惑。
还没有南飞的大雁,我想写信寄给谁呢?
“南飞雁”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远方的友人和思念之情,表示诗人对离别友人的思念和寄情于自然的情感。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山水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描绘人和自然的和谐。
这首诗创作于孟浩然在南阳出行的过程中,正值人日(农历正月初七),他在外地感受到异乡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他对故乡和朋友的深切怀念。
《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怀汉川诸友》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在早晨登高望远之时,感受到与艳阳天不同的氛围,暗示他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中运用“异县殊风物”来描绘他身处异乡的感受,显示他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接着“剪花惊岁早,看柳讶春迟”,通过对花与柳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的期待,反映出他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最后一句“未有南飞雁,裁书欲寄谁”,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渴望通过南飞的大雁传递自己的情感,但又因找不到合适的寄托而感到无奈,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及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他在异乡的孤独感与对春天的期待,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诗人登高的时间是:
A. 昨天
B. 今天
C. 明天
D. 不确定
“未有南飞雁”中“南飞雁”象征什么?
A. 美丽的春天
B. 远方的朋友
C. 自由的生活
D. 时光的流逝
诗中提到的“剪花”让诗人感到:
A. 高兴
B. 惊讶
C. 悲伤
D.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