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1:49
胡长文阁学挽辞
作者: 史浩 〔宋代〕
圣主当年侧席求,一时献替尽嘉谋。
刑名不作汉晁错,忠义有如唐马周。
夕闼未酬怀鼎志,坤臣徒起裤襦讴。
忽乘鹤驭凌云去,应与丛宵造物游。
在圣主当年侧席之时,贤良之士纷纷献计献策,提供了许多良好的谋略。
就像汉朝的晁错那样,他对刑名法制的贡献不算突出,但忠诚与正义却有如唐朝的马周。
我在黄昏时分还未能实现心中所怀的志向,反而只见那些身穿裤襦的臣子们在歌唱。
忽然他乘着鹤驾高飞而去,或许将与群星共游。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史浩,字明允,号雨亭,宋代诗人,擅长词曲和诗歌,其作品多描绘政治、社会和个人情感,风格细腻而含蓄。
创作背景:
《胡长文阁学挽辞》是为悼念胡长文而作,胡长文在当时是位有才之士,史浩通过此诗表达对胡长文的怀念和对其才华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中的忠臣难得的感慨。
这首诗以怀念的情感为主线,展现了作者对胡长文的深切悼念。诗中开篇提到“圣主当年侧席求”,体现了对那个时代政治清明、贤能之士被重用的向往。接着通过对比汉朝的晁错与唐代的马周,表达了对忠义的推崇,暗示胡长文虽然在法治方面不如前者,但其忠诚与正义却如后者般可贵。接下来,诗人流露出未能实现志向的惆怅,描绘出一种对理想未达的遗憾。最后以“忽乘鹤驭凌云去”作为高潮,表现胡长文如仙鹤般脱离凡尘,寓意他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向着更高的境界飞翔。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通过典故与意象的结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忠诚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忠诚正义的推崇,对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以及对胡长文的深切怀念。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诗人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强调了忠诚与正义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胡长文在诗中被比作哪位历史人物?
A. 汉晁错
B. 唐马周
C. 曹操
D. 李白
诗中提到“夕闼未酬怀鼎志”意指什么?
A. 忙于政务
B. 理想未实现
C. 感情失落
D. 学业未成
“忽乘鹤驭凌云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哀伤
B. 愤怒
C. 释然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史浩的《胡长文阁学挽辞》更注重对忠诚与理想的吟唱,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对人生享乐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和人生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