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李粹伯命赋枕流已读佳篇不容着语戏书二伽陀》

时间: 2025-05-03 21:06:25

诗句

水轩宴坐死灰同,一息呼号万窍风。

纵有溪流清似镜,不知何处洗虚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06:25

原文展示:

水轩宴坐死灰同,一息呼号万窍风。
纵有溪流清似镜,不知何处洗虚空。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的亭子里,和朋友聚会,尽管身边的火焰已熄灭,气氛依然沉闷。
尽管溪水清澈如镜,流淌而过,我却不知道它将虚无的空灵洗净到何处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水轩:水边的亭子或楼阁。
  • 死灰:指火熄灭后留下的灰烬,这里比喻气氛冷淡。
  • 窍风:这里指自然的吹风,形容空气流动。
  • :比喻溪水清澈透明。
  • 虚空:形容空灵、无形的状态。

典故解析:

  • “溪流清似镜”可以联想到古代诗文中常用的意象,水清如镜的比喻常用于描绘清澈的水体和自然的美景,反映出一种宁静和空灵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协,南宋时期的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反映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重视诗的意境与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友人聚会时所作,诗人借助水景与友人的交谈,表达了对人生虚无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沉闷气氛。

诗歌鉴赏:

本诗以“水轩”作为背景,诗人坐在水边的亭子里,感受到周围的氛围宁静却略显沉寂。首句“水轩宴坐死灰同”将读者带入一个聚会的场景,然而“死灰”却暗示了气氛的冷淡,似乎聚会的快乐被时间磨灭。接下来的“一息呼号万窍风”,通过自然界的呼吸,展示了生命的流动和变换,万窍的风象征着无处不在的生命气息,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那“死灰”的静默。

第三句“纵有溪流清似镜”,诗人提到溪水的清澈,暗示着自然之美的存在。然而,“不知何处洗虚空”则将情感引向更深的哲思,尽管溪水清澈,但它所代表的美和宁静并不能填补内心的虚无。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人生的无常与空虚,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轩宴坐死灰同”:描绘诗人在水边的亭子里与朋友聚会,气氛沉闷。
  2. “一息呼号万窍风”:自然的风声,暗示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3. “纵有溪流清似镜”:溪水清澈,展现自然之美。
  4. “不知何处洗虚空”:表达人生的虚无感,尽管美好却无所依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水比作镜子,增强了清澈的意象。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风描绘为能够呼号的存在,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生命虚无的思考,尽管自然美好,但人内心的空虚与沉闷却是难以掩饰的,反映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水轩:象征着宁静与聚会的场所。
  2. 死灰:象征着失去的激情与生命的冷淡。
  3. 溪流:象征着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清澈。
  4. 虚空:象征着人生的空虚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本诗中“水轩”指的是: A. 一种食物
    B. 水边的亭子
    C. 一种乐器
    D. 一种植物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溪流清似__”的意象表达了自然的美。

  3. 判断题: 诗中“死灰”象征着热情和生机。 (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曾协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闷与虚空感,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美。两者都利用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但情绪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华诗词鉴赏辞典》
  • 《李粹伯命赋枕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入浮光山是濮公修鍊处 送尚书贡先生入闽 晓霁 精舍 至西宁下城峒奉访庞卯君五丈 广贤曾堂宾出示先世手墨敬题廿八字 秋兴十首 其六 秦洞 送蒋敬之甥归湘 车上偶然得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禅寺 毛元鋭 胶胶扰扰 里勾外连 依模画样 刳肝沥胆 厂字头的字 陵杂 人字头的字 军员 广字头的字 十字旁的字 媚丽 歹字旁的字 斗柄指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