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55:59
原文展示
延首直城西,花飞绿草齐。迢遥隔山水,怅望思游子。百啭黄鹂细雨中,千条翠柳衡门里。门对长安九衢路,愁心不惜芳菲度。风尘冉冉秋复春,钟鼓喧喧朝复暮。汉家宫阙在中天,紫陌朝臣车马连。萧萧霓旌合仙仗,悠悠剑佩入炉烟。李广少时思报国,终军未遇敢论边。无媒守儒行,荣悴纷相映。家甚长卿贫,身多公干病。不知身病竟如何,懒向青山眠薜萝。鸡黍空多元伯惠,琴书不见子猷过。超名累岁与君同,自叹还随鹢退风。闻说唐生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
白话文翻译
我伸长脖子直望向城西,那里花飞草绿一片齐整。山水遥远隔绝,我怅然望着远方思念游子。黄鹂在细雨中百啭,翠柳在衡门里千条。门前对着长安的九衢大道,我忧愁的心不珍惜芳菲的时光。风尘仆仆,春秋交替,钟鼓声从早到晚喧闹不停。汉家的宫阙高耸入云,紫陌上朝臣的车马连绵不断。霓旌飘扬,仙仗齐整,剑佩声悠悠进入炉烟。李广年轻时想着报国,终军未遇时敢于论边。没有媒人守着儒者的行为,荣辱交替相映。家境贫寒如长卿,身体多病如公干。不知自己的病究竟如何,懒得向青山眠薜萝。鸡黍空多受元伯的恩惠,琴书不见子猷来访。多年来与君同名累,自叹随风退。听说唐生的子孙还在,何时能一问穷通。
注释
- 延首:伸长脖子。
- 直城西:直接向城西望去。
- 迢遥:遥远。
- 怅望:怅然望着。
- 百啭:形容鸟鸣声多变。
- 衡门:简陋的门。
- 九衢路:四通八达的大道。
- 风尘冉冉:形容旅途劳顿。
- 钟鼓喧喧:钟鼓声喧闹。
- 紫陌:指京城的道路。
- 霓旌:古代仪仗中的一种旗帜。
- 仙仗:指皇帝的仪仗。
- 李广:汉代名将。
- 终军:汉代名将。
- 无媒:没有媒人。
- 长卿:指司马相如,古代著名文人。
- 公干:指身体多病。
- 薜萝:指隐居的地方。
- 元伯:古代贤人。
- 子猷:指王羲之,古代书法家。
- 鹢退风:比喻随风退却。
- 唐生:指唐代某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宰相。他的诗风清新,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时政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武元衡在长安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以及对自己身世和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对长安城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长安为背景,通过对城西花飞草绿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思念。诗中“百啭黄鹂细雨中,千条翠柳衡门里”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黄鹂的鸣叫和翠柳的摇曳,都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后文通过对汉家宫阙、紫陌朝臣的描写,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但这些繁华与诗人的心境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人感到自己的命运如同“风尘冉冉秋复春”,充满了无奈和迷茫。最后,诗人通过对李广、终军等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报国无门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唐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延首直城西,花飞绿草齐:诗人伸长脖子直望向城西,那里花飞草绿一片齐整,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景物的向往。
- 迢遥隔山水,怅望思游子:山水遥远隔绝,诗人怅然望着远方思念游子,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 百啭黄鹂细雨中,千条翠柳衡门里:黄鹂在细雨中百啭,翠柳在衡门里千条,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
- 门对长安九衢路,愁心不惜芳菲度:门前对着长安的九衢大道,诗人忧愁的心不珍惜芳菲的时光,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疏离感。
- 风尘冉冉秋复春,钟鼓喧喧朝复暮:风尘仆仆,春秋交替,钟鼓声从早到晚喧闹不停,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汉家宫阙在中天,紫陌朝臣车马连:汉家的宫阙高耸入云,紫陌上朝臣的车马连绵不断,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
- 萧萧霓旌合仙仗,悠悠剑佩入炉烟:霓旌飘扬,仙仗齐整,剑佩声悠悠进入炉烟,通过对宫廷仪仗的描写,展现了皇家的威严。
- 李广少时思报国,终军未遇敢论边:李广年轻时想着报国,终军未遇时敢于论边,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报国无门的感慨。
- 无媒守儒行,荣悴纷相映:没有媒人守着儒者的行为,荣辱交替相映,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 家甚长卿贫,身多公干病:家境贫寒如长卿,身体多病如公干,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 不知身病竟如何,懒向青山眠薜萝:不知自己的病究竟如何,懒得向青山眠薜萝,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鸡黍空多元伯惠,琴书不见子猷过:鸡黍空多受元伯的恩惠,琴书不见子猷来访,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
- 超名累岁与君同,自叹还随鹢退风:多年来与君同名累,自叹随风退,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 闻说唐生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听说唐生的子孙还在,何时能一问穷通,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尘冉冉秋复春”比喻旅途劳顿和时光流逝。
- 拟人:如“愁心不惜芳菲度”将“愁心”拟人化,表达了对时光的疏离感。
- 对仗:如“百啭黄鹂细雨中,千条翠柳衡门里”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城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以及对自己身世和命运的感慨。诗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以及对报国无门的无奈和对未来命运的迷茫。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唐代抒情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飞绿草齐:春天的景象,象征生机和美好。
- 百啭黄鹂:春天的鸟鸣,象征生机和活力。
- 千条翠柳:春天的柳树,象征生机和柔美。
- 长安九衢路:长安城的繁华大道,象征繁华和喧嚣。
- 风尘冉冉:旅途劳顿,象征时光流逝和人生艰辛。
- 钟鼓喧喧:宫廷的钟鼓声,象征皇家的威严和喧嚣。
- 紫陌朝臣:京城的道路和朝臣,象征朝廷的繁华和权势。
- 霓旌仙仗:宫廷的仪仗,象征皇家的威严和仪式。
- 剑佩入炉烟:宫廷的剑佩声,象征皇家的威严和仪式。
- 李广终军:历史上的名将,象征报国无门的无奈。
- 长卿公干:古代文人,象征贫寒和多病。
- 青山薜萝:隐居的地方,象征隐逸和宁静。
- 元伯子猷:古代贤人和书法家,象征友情和艺术。
- 鹢退风:比喻随风退却,象征个人命运的无奈。
- 唐生子孙:唐代某人,象征未来的迷茫和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百啭黄鹂细雨中”中的“百啭”形容的是什么?
A. 鸟鸣声多变
B. 鸟的种类多
C. 鸟的数量多
D. 鸟的颜色多
-
诗中“门对长安九衢路”中的“九衢路”指的是什么?
A. 九条道路
B. 四通八达的大道
C. 九个街区
D. 九个市场
-
诗中“风尘冉冉秋复春”中的“风尘冉冉”形容的是什么?
A. 风很大
B. 尘土飞扬
C. 旅途劳顿
D. 春秋交替
-
诗中“汉家宫阙在中天”中的“中天”指的是什么?
A. 天空
B. 中间
C. 高耸入云
D. 中央
-
诗中“李广少时思报国”中的“李广”是谁?
A. 唐代诗人
B. 汉代名将
C. 唐代名将
D. 汉代诗人
答案:
- A
- B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长安春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武元衡《长安叙怀寄崔十五》:两首诗都以长安为背景,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而武元衡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与武元衡《长安叙怀寄崔十五》: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但王维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而武元衡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所有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精选了唐代三百首优秀诗作,是了解唐代诗歌的经典读本。
- 《唐诗鉴赏辞典》:对唐代诗歌进行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