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望夫石》

时间: 2025-07-27 10:32:28

诗句

佳名望夫处,苔藓封孤石。

万里水连天,巴江暮云碧。

湘妃泣下竹成斑,子规夜啼江树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32:28

原文展示:

望夫石 武元衡 〔唐代〕 佳名望夫处,苔藓封孤石。 万里水连天,巴江暮云碧。 湘妃泣下竹成斑,子规夜啼江树白。

白话文翻译:

在这著名的望夫石所在之处,孤石被苔藓覆盖。 水天一色,万里无垠,巴江之上,暮云呈现出碧蓝色。 湘妃泪洒竹上,形成斑点,子规鸟在夜晚啼叫,使得江边的树木显得更加苍白。

注释:

  • 佳名:指著名的、有名的地方。
  • 望夫处:指望夫石所在的地方,传说中妻子望夫归来的地方。
  • 苔藓封孤石:孤石被苔藓覆盖,形容时间的久远和孤寂。
  • 巴江:指流经四川盆地的长江。
  • 湘妃:传说中的舜帝的妃子,因思念舜帝而泣泪成竹斑。
  • 子规:即杜鹃鸟,传说中的啼声哀怨,常用来象征哀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风清新,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通过望夫石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武元衡游历巴江时所作,通过望夫石的传说,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望夫石为切入点,通过苔藓封孤石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情感。水天一色的景象,巴江暮云的碧蓝,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意境。湘妃泣竹和子规夜啼的典故,增添了诗中的哀怨和凄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佳名望夫处,苔藓封孤石。”:开篇点明地点和主题,苔藓封孤石的描绘,增添了岁月的痕迹和孤独的氛围。
  • “万里水连天,巴江暮云碧。”:通过水天一色的景象,展现了空间的辽阔,暮云的碧蓝则增添了诗中的色彩和情感。
  • “湘妃泣下竹成斑,子规夜啼江树白。”:运用典故,湘妃泣竹和子规夜啼的意象,加深了诗中的哀怨和凄凉。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苔藓封孤石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情感。
  • 拟人:湘妃泣竹和子规夜啼的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望夫石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苔藓、孤石、水天、暮云、湘妃、竹斑、子规、江树。
  • 详细解释:苔藓和孤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孤独,水天和暮云展现空间的辽阔和色彩,湘妃和竹斑、子规和江树则增添了诗中的哀怨和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望夫处”指的是什么地方? A. 望夫石所在的地方 B. 巴江 C. 湘妃竹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湘妃泣下竹成斑”涉及哪个典故? A. 舜帝和湘妃 B. 子规啼血 C. 望夫石 答案:A

  3. 诗中的“子规夜啼江树白”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通过望岳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简单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望岳》相比,武元衡的《望夫石》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典故的运用。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武元衡的《望夫石》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深沉和复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所有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精选了唐代诗人的代表作,是了解唐代诗歌的经典读本。

相关查询

惜舟 挽赵漕简叔二首 八十吟十绝 洪秘监徐常丞有诗贺余休致次韵四首 贺新郎(杜子昕凯歌) 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 其二 怀真赵二公一首 杂咏六言八首 闻笛二首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髟字旁的字 上结尾的成语 花多实少 庆唁 以己养养鸟 气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弹斤估两 度日如岁 旅舍 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甘言美语 元淳 行字旁的字 一吠百声 驺列 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