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2:40
作者: 周邦彦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禁烟近,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正泥花时候,奈何客里,光阴虚费。望箭波无际。迎风漾日黄云委。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清泪。到长淮底。过当时楼下,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堪嗟误约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想而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
近来禁烟,四处弥漫着芳香和秀丽的景色。正是泥花盛开的时节,怎奈我身在异乡,光阴虚度。望着无边的水波,迎风荡漾,阳光洒在黄云上。任凭它去远方,心中却涌起无数的相思清泪。到达长淮的尽头,经过当年在楼下热情交谈的地方,春天我在旅途中的滋味令人感慨。可惜误了约定,向天涯远望桃李树。如今想来,应该恨那满纸的墨迹,愁苦的妆容映照在水中。怎么才能像青鸾那样,展开翅膀飞回去见你呢,心中满是憔悴。
作者介绍: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江苏人,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风以细腻典雅著称,擅长描写男女情爱及山水风景。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周邦彦旅居他乡之时,表达了他对故乡和爱人的思念之情。在春天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却因身在他乡而感到孤独与惆怅。
《还京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故乡及爱人的深切思念。开篇以“禁烟近”引入,诗人通过感官的体验,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令人心生向往。然而,接下来的“奈何客里,光阴虚费”则转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显露出他因身处异乡而产生的孤独与惆怅。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如“箭波无际”、“迎风漾日”等,营造出一种优雅而清新的氛围,但又掺杂着思念的苦涩。特别是“想而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邃而真挚。
最后一句“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以青鸾象征归期的渴望,既表现了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无助,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离愁别绪的深刻情感。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归期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还京乐》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周邦彦
C. 苏轼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青鸾”象征什么?
A. 美好的景色
B. 思念与归期
C. 友谊
D. 忍耐
诗中“奈何客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喜悦
B. 对他乡孤独的感慨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过往的怀念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周邦彦的《还京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渴望。周的词更加强调对故乡的思念,而李的词则更富有女性的柔情。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