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0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4:49
法曲献仙音(大石)
作者: 周邦彦 〔宋代〕
蝉咽凉柯,燕飞尘幕,漏阁签声时度。
倦脱纶巾,困便湘竹,桐阴半侵朱户。
向抱影凝情处。时闻打窗雨。
耿无语。叹文园近来多病,情绪懒,尊酒易成间阻。
缥缈玉京人,想依然京兆眉妩。
翠幕深中,对徽容空在纨素。
待花前月下,见了不教归去。
蝉在凉爽的树梢上低声啼叫,燕子在尘埃飞舞的帷幕间穿梭,阁楼里不时传来签子的声音。
我疲倦地脱下帽子,困倦地依靠在湘竹旁,桐树的阴影半遮住了朱红色的门窗。
在那怀抱影子凝视的地方,时不时听见窗外的雨声。
我无话可说,叹息文园最近多病,情绪懒散,酒杯间难以畅饮。
那缥缈的玉京之人,想必依然是那京兆的美眉。
在深深的翠幕之中,面对着那美好的容颜,却空留在纨素之中。
待到花前月下,再见时却不愿她归去。
作者介绍: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北宋时期的词人和音乐家。他以精致的词风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代表作有《兰陵王》、《天净沙·秋思》等。他的词常常融入音乐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深刻思考和表现。周邦彦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波折,常常在作品中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法曲献仙音》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词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开篇以蝉声与燕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而静谧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接着,词人通过“倦脱纶巾”表达了自己的疲惫与无奈,暗示了生活中的困扰与压抑。随后,词人引入了雨声,进一步加深了抒情的氛围,体现了其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词中提到的“文园近来多病”不仅反映了个人身体的疲惫,也隐喻了文人精神上的疲惫,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力感。而“缥缈玉京人”则体现了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词人内心的渴求与追求。整首词通过对比“翠幕深中”与“徽容空在纨素”,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无奈,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与不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词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深沉的情感。词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扰,也有对理想的美好追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词中提到的"缥缈玉京"指代什么?
词中“倦脱纶巾”表现了词人的什么状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