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酴醾》

时间: 2025-04-27 07:45:38

诗句

枕帏馀韵最清真,梦里犹来著莫人。

拟借浓阴作罗幕,玉缨多处卧残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5:38

原文展示:

酴醾
作者: 元好问

枕帏馀韵最清真,
梦里犹来著莫人。
拟借浓阴作罗幕,
玉缨多处卧残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种清新而真实的梦境。诗人躺在床上,耳边回响着梦中的余音,梦里仍然有那个人的身影。诗人想借由浓密的阴影来遮挡外界的光线,静静地在春天的残留中卧躺,感受那份淡淡的哀愁。

注释:

  • 枕帏:枕头和床帏,指睡觉的地方。
  • 余韵:梦中或现实中残留的声音或气息。
  • 浓阴:指浓密的阴影,象征寂静和隐秘的环境。
  • 玉缨:指美丽的春天场景中的花草,用以形容春天的美丽。
  • 残春: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隐含一种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锡,金朝著名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元好问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金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失去的惆怅。

诗歌鉴赏:

《酴醾》是元好问的一首富有情感的抒情诗。全诗四句,字数不多,却蕴含了丰富的诗意和深邃的情感。诗的开头“枕帏馀韵最清真”,表现了诗人在睡梦中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过往情感的追忆。这个“最清真”不仅道出了梦中情景的美好,也暗示了这份情感的真实与珍贵。

接下来的“梦里犹来著莫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梦中仍然有那个人的影子,说明对方在诗人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尽管现实中已无其人,心中却依然留有深刻的印记。

“拟借浓阴作罗幕”一句,诗人希望通过阴影来隐藏自己,仿佛在追求一种安静与隐秘的空间,这种想象充满了诗意,表现了对消逝春光的惆怅和对情感的渴望。

最后一句“玉缨多处卧残春”则是对春天的留恋,春天的美丽已然过去,留下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对春天的怀念与对失去的情感的追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枕帏馀韵最清真:在床头枕着的余音是如此清晰真实。诗人借此表达对梦中情景的深切怀念。
  2. 梦里犹来著莫人:梦中仍然有那个让人心挂念的人,表明了对旧情的执念与思念。
  3. 拟借浓阴作罗幕:想借用浓密的阴影来做成遮挡,象征着对隐秘情感的渴望与追求。
  4. 玉缨多处卧残春:在春天的残留之中静静卧躺,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惜春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浓阴”比作罗幕,体现出诗人想要遮蔽外界的情感。
  • 拟人:梦中的人似乎有了生命,给人以情感共鸣。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和意象相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失去的爱和春天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通过描绘梦境与现实的交融,展现了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枕帏:代表私密的空间,承载着个人的情感与记忆。
  • 浓阴:象征隐秘与内心的情感。
  • 玉缨: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代表着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枕帏”指的是: A. 书桌
    B. 床头
    C. 花园

  2. 诗人想借用“浓阴”来: A. 隐藏自己
    B. 观赏春花
    C. 向人告别

  3. “玉缨”在诗中象征: A. 失去
    B. 美好春天
    C. 忘却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杜甫的《春望》: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对往日的惆怅。

诗词对比:

  • 元好问的《酴醾》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出对失去的思念,但前者更偏向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后者则展现了豪放的酒意与孤独。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好问诗集》
  • 《古诗词的情感与意象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乡子 南乡子 其四 云林招游三官庙看海棠,不果行,用来韵答之 南乡子 南乡子 题陈莲汀疏香清影,是其亡姬吴氏照也 南乡子 其四 送友人刘仲泽北归 南乡子 南乡子 南乡子·梅蕊露鲜妍 南乡子 闺情,集李义山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议论纷纭 山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电商 包含翅的词语有哪些 千虑一失 包含藐的词语有哪些 病狂 灼药 新硎初发 言三语四 抱火寝薪 鹿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六驳 双饮 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