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5:38
酴醾
作者: 元好问
枕帏馀韵最清真,
梦里犹来著莫人。
拟借浓阴作罗幕,
玉缨多处卧残春。
这首诗描写了一种清新而真实的梦境。诗人躺在床上,耳边回响着梦中的余音,梦里仍然有那个人的身影。诗人想借由浓密的阴影来遮挡外界的光线,静静地在春天的残留中卧躺,感受那份淡淡的哀愁。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锡,金朝著名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元好问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本诗创作于金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失去的惆怅。
《酴醾》是元好问的一首富有情感的抒情诗。全诗四句,字数不多,却蕴含了丰富的诗意和深邃的情感。诗的开头“枕帏馀韵最清真”,表现了诗人在睡梦中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过往情感的追忆。这个“最清真”不仅道出了梦中情景的美好,也暗示了这份情感的真实与珍贵。
接下来的“梦里犹来著莫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梦中仍然有那个人的影子,说明对方在诗人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尽管现实中已无其人,心中却依然留有深刻的印记。
“拟借浓阴作罗幕”一句,诗人希望通过阴影来隐藏自己,仿佛在追求一种安静与隐秘的空间,这种想象充满了诗意,表现了对消逝春光的惆怅和对情感的渴望。
最后一句“玉缨多处卧残春”则是对春天的留恋,春天的美丽已然过去,留下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对春天的怀念与对失去的情感的追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围绕着对失去的爱和春天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通过描绘梦境与现实的交融,展现了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忆。
“枕帏”指的是:
A. 书桌
B. 床头
C. 花园
诗人想借用“浓阴”来:
A. 隐藏自己
B. 观赏春花
C. 向人告别
“玉缨”在诗中象征:
A. 失去
B. 美好春天
C. 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