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4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45:43
万里承平一梦间,
风流人物与江山。
眼明今日题诗处,
却见明昌玉笋班。
在万里辽阔的承平盛世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境,风流才俊与壮丽江山交相辉映。今天在这里题写诗篇,恍惚间却看见了明昌年间的玉笋群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明昌”年号暗示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思考与回忆,反映了金朝的繁荣与动荡。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子问,号“天隐居士”,金朝末年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闻名,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诗歌和词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金朝的盛世与衰落交替之际,诗人通过对盛世的追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国家与社会的关心和对历史的沉思。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沉思。开头“万里承平一梦间”以宽广的视野描绘了太平盛世的辽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仿佛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的“风流人物与江山”则通过对比,突出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绘景色,更是在追忆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其所创造的辉煌成就。
“眼明今日题诗处”一句,诗人将目光转向现实,表达了他在此时此地的感慨,似乎在感叹当下的美好与过往的辉煌。“却见明昌玉笋班”则以“玉笋”来象征山川的秀美,传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对历史的追忆,象征着曾经的繁荣与现状的对比。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未来的期许,流露出一种悠远而又深沉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关心与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承平”指的是:
A. 动荡不安的时代
B. 太平盛世
C. 自然灾害
D. 战争
“风流人物”指的是:
A. 形象普通的人
B. 才华横溢的人
C. 农民
D. 普通市民
诗中提到的“明昌”是哪个朝代的年号?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金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将元好问的此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如何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表达对国家与社会的关怀。
推荐书目: